最出名的枫叶诗句,感受秋日之美

Random Image

枫叶是秋日之美的象征,许多古代诗人通过枫叶来表达对秋天的感受与赞美。以下是一些最出名的枫叶诗句,它们能够让人深刻感受到秋日之美:

  1.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 作者:鱼玄机(唐)
    • 出处:《江陵愁望寄子安 / 江陵愁望有寄》
    • 诗句解析:此句描绘了枫叶茂密、江桥掩映、暮帆迟归的景象,充满了浓郁的秋日氛围和深深的愁绪。
  2.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作者:杜牧(唐)
    • 出处:《山行》
    • 诗句解析:诗人因爱枫林晚景而停车欣赏,赞美霜后的枫叶比二月的花还要红,表达了诗人对秋日枫叶的无比喜爱。
  3.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 作者:赵翼(清)
    • 出处:《野步》
    • 诗句解析:此句以幽默的笔触,将秋风拟人化为“管闲事”的角色,它染红了枫叶,也染白了人头,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和秋日的萧瑟。
  4. 江上霜枫叶叶红,不堪摇落又西风

    • 作者:蔡戡(宋)
    • 出处:《送葛谦问》
    • 诗句解析:诗人描绘了江上枫叶被霜打后变得红艳艳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枫叶在西风中摇落的不堪之情,充满了对秋日景色的感慨。
  5.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 作者:李煜(五代)
    • 出处:《长相思·一重山》
    • 诗句解析:此句以山远天高、烟水寒为背景,衬托出枫叶的红艳,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深深的相思之情。
  6. 丹枫叶叶委江塘,旅况空馀古锦囊

    • 作者:董嗣杲(宋)
    • 出处:《寓富池双泉寺三首其一》
    • 诗句解析:诗人描绘了枫叶飘落在江塘上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寞。
  7. 枫叶飘红,莲房肥露,枕席嫩凉先到

    • 作者:吕渭老(宋)
    • 出处:《倾杯令》
    • 诗句解析:此句描绘了秋日枫叶飘红、莲房肥露的景象,同时也让人感受到枕席上的嫩凉,充满了秋日的清新与宁静。
  8.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 作者:白居易(唐)
    • 出处:《琵琶行 / 琵琶引》
    • 诗句解析:诗人以枫叶和荻花为背景,描绘了秋日夜晚的萧瑟与凄凉,同时也表达了送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枫叶的美丽景象,还融入了诗人对秋日的感受与情感,让人在阅读中能够深刻感受到秋日之美。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16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6日

相关推荐

  • 具有正能量的诗句,有哪些能激励人心?

    具有正能量的诗句,往往蕴含着积极向上的力量,能够激励人心,鼓舞人们面对困难与挑战。以下是一些能激励人心的正能量诗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出处:唐代李白《行路难》 解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即使前路艰难,也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风破浪,实现自己的理想。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出处:宋代陆游《游山西村》…

    2024年12月19日
    1920
  • 苏轼送别词中的旷达情怀:超越离别的精神境界

    苏轼送别词中的旷达情怀:超越离别的精神境界 一、引言:送别词的传统与苏轼的突破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送别主题源远流长,多以“悲凉哀婉”为基调。然而,苏轼的送别词却独树一帜,以旷达超脱的精神境界超越了传统离别的伤感。这种情怀不仅体现了苏轼的人格魅力,更折射出宋代士大夫的哲学思考与生命智慧。 二、苏轼旷达情怀的思想根源 1. 儒释道思想的融合:苏轼深受儒家“乐天知…

    2025年4月16日
    720
  • 关于生命力强的诗句,哪些能激励人心?

    关于生命力强的诗句,有很多能够激励人心,让人感受到生命的顽强与不屈不挠的精神。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诗句,它们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展现了生命力的强大: 白居易《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解读:这首诗通过描绘原上野草的生命周期,展现了生命力的顽强与不屈。即使遭受野火的焚烧,野草依然能在春风的吹拂下重新生长,这种…

    2024年12月20日
    1630
  • 刚下眉头却上心头是哪首诗?

    刚下眉头却上心头:出自哪首经典诗词? 一、名句溯源 “刚下眉头却上心头”出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该词是李清照早期代表作,创作于与丈夫赵明诚短暂分离期间,生动刻画了闺中相思之苦。 二、全词赏析 >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gt…

    2025年6月24日
    190
  • 李商隐无题诗探秘:爱恋诗中的朦胧美学

    李商隐无题诗探秘:爱恋诗中的朦胧美学 一、引言:无题诗的独特地位 李商隐(约813—858)作为晚唐诗歌的代表人物,其无题诗以朦胧多义的语言风格和深刻的情感张力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现象。这些诗作因缺乏明确标题和具体叙事背景,既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解读空间,也构成了其美学价值的核心。本文将通过文本分析,探讨无题诗中爱恋主题与朦胧美学的交织关系。 —…

    2025年4月20日
    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