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泊东吴万里船是哪一首诗?

门泊东吴万里船是哪一首诗?

一、诗歌出处

“门泊东吴万里船”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四首·其三》。这是杜甫晚年寓居成都草堂时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其中第三首最为著名。

全诗内容: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二、重点解析

1. 历史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764年,安史之乱后杜甫暂居成都。诗中“东吴万里船”暗指当时长江航运的繁荣,也寄托了诗人对家国和平的向往。

2. 艺术特色
– 四句诗构成四幅独立画面,却通过空间转换(近景→远景→特写→宏观)形成整体
“万里船”的夸张手法:既写实(成都可通过岷江连接长江航运),又象征诗人胸怀天下的格局

3. 地理考证
现代学者考证认为:
– “西岭”指成都西面的岷山山脉
– “东吴船”证实了唐代成都→扬州的水路贸易路线

三、实际案例

案例1:语文教学应用

某中学教师在讲解此诗时:
1. 让学生绘制“四联句空间示意图”
2. 通过对比杜甫同期《登高》的沉郁风格,突出本诗“于平淡中见深意”的特点
3. 结合出土的唐代商船文物(如扬州唐代沉船),印证“万里船”的历史真实性

案例2:文化衍生创作

2023年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推出数字展览:
– 用三维动画还原“门泊东吴船”场景
– 通过航运路线图展示唐代长江经济带的繁荣
– 观众扫码可虚拟体验“从草堂登船至江南”的穿越之旅

四、延伸思考

这首诗的现代价值在于:
1. 生态文明启示:诗中“黄鹂-白鹭-雪山-船舶”构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古典范式
2. 交通史研究:为研究唐代内河航运提供了文学佐证材料
3. 文化传播:成为成都“诗歌之城”建设的重要IP,相关文创产品年销售额超千万

> 注:建议结合杜甫《旅夜书怀》中“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对比阅读,体会诗人同期不同境遇下的创作差异。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3
下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3

相关推荐

  • 边塞诗有哪些地域?从雁门关到西域:古代战争与边疆的诗意地图

    从雁门关到西域:古代战争与边疆的诗意地图 边塞诗的地域分布与历史背景 边塞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题材,以描绘边疆战争、戍边生活、异域风光为核心,其创作地域集中在中国古代王朝的北部、西北及西南边疆。这些地域不仅是军事要塞,更是文化交融的窗口。 1. 东北边疆:辽东与燕山 重点内容:唐代诗人高适的《燕歌行》中“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便指向辽东战场。这一…

    2025年5月11日
    1250
  • 诗经里诗人有哪些诗?《关雎》《蒹葭》背后的创作背景解析

    《诗经》中的诗人及其代表作解析 一、《诗经》概述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公元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为地方民歌,《雅》为宫廷乐歌,《颂》为祭祀乐章。 二、《诗经》中的著名诗人与作品 《诗经》多为无名氏创作,但部分篇章可通过内容推测作者身份或背景。以下是两首经典作品的解…

    2025年5月23日
    1020
  •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出自哪首诗?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出处与文学解析 # 一、诗句出处考据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出自宋代诗人范仲淹的五言绝句《江上渔者》。全诗如下: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是范仲淹在苏州治水期间目睹渔民劳作艰辛而作。诗中通过对比“食鱼者”与&#8…

    2025年6月24日
    910
  • 微风细雨的经典诗句,你最喜欢哪一首?

    微风细雨的经典诗句众多,每一首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意境。在诸多选择中,我个人特别喜欢杜甫的《水槛遣心二首·其一》中的一句: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这句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微风细雨中鱼儿跃出水面、燕子斜飞于空中的生动景象。它不仅仅是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更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微雨和微风,鱼儿和燕子,这些看似平常的元素在诗人的笔下被赋予…

    2024年12月26日
    2240
  • 王安石的诗有哪些

    王安石的诗数量众多,且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下是一些王安石的代表诗作: 《泊船瓜洲》 内容:“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简介:此诗描绘了诗人停泊瓜洲时遥望家乡钟山的情景,以及他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登飞来峰》 内容:“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

    2024年9月14日
    2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