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入黄花无处寻是哪一首诗?

Random Image

飞入黄花无处寻是哪一首诗?

1. 诗歌出处与背景

“飞入黄花无处寻”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全诗如下:
>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重点内容:诗中描绘了春日乡村的童趣场景,黄蝶与黄花(油菜花)融为一体,凸显了自然之趣与孩童的天真。

2. 诗句解析与艺术特色

意象对比:黄蝶的灵动与菜花的静美形成动态画面。
色彩运用“黄蝶”与“黄花”的同色系叠加,增强视觉模糊感,呼应“无处寻”的意境。
语言风格:杨万里擅用白描手法,以简练语言捕捉生活瞬间。

案例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此诗常被用作“田园诗”范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想象“黄蝶隐入花丛”的画面,理解诗歌的意境美。

3. 常见误传与纠正

误记版本:部分人误记为“飞入黄花无处寻”,实际原句为“飞入菜花无处寻”。
原因分析
– “黄花”在古诗中多指菊花(如李清照“人比黄花瘦”),但此诗特指油菜花。
– 口语传播中易混淆“菜花”与“黄花”。

4. 延伸知识:杨万里的田园诗

杨万里作为“诚斋体”代表诗人,擅长捕捉自然细节。类似作品还有:
– 《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
– 《闲居初夏午睡起》(“梅子留酸软齿牙”

重点内容:其诗风清新活泼,对后世描写儿童与自然的诗歌影响深远。

5. 文化应用案例

旅游推广:江西新市(诗中所在地)以“油菜花田追黄蝶”为特色,打造春季文旅活动。
艺术创作:画家丰子恺曾据此诗绘制漫画,展现童趣与田园之美。

通过以上分析,可清晰理解“飞入黄花无处寻”的准确出处及文化内涵。

(0)
上一篇 5小时前
下一篇 5小时前

相关推荐

  • “诗与远方”近义词有哪些?现代人精神追求的诗意表达

    一、”诗与远方”的概念解析与近义词探索 “诗与远方”作为现代人精神追求的象征,既包含对诗意生活的向往,也暗含对超脱现实束缚的渴望。其核心近义词可从以下维度展开: 1. 文学性表达的同义概念 – “理想国”(柏拉图式乌托邦)– “瓦尔登湖”(…

    2025年5月4日
    490
  • 《卜算子·咏梅》中的好词好句有哪些?

    《卜算子·咏梅》是毛泽东和南宋文学家陆游各自创作的一首咏梅词,两首词各有千秋,好词好句众多。以下是对两首词中经典词句的归纳: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好词好句: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这两句用人所共知的自然界节序更替现象,先为梅花描绘了一个既艰难又充满希望的环境,给人以希望和向往,启示人们以发展的眼光辩证地看待现实。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极力渲染梅…

    2024年11月27日
    1490
  • 孟郊的其它诗有哪些?《游子吟》外的苦吟世界

    孟郊的其它诗有哪些?《游子吟》外的苦吟世界 一、孟郊诗歌的总体风格 孟郊(751-814)是中唐时期著名的苦吟诗人,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他的诗歌以奇崛险怪、瘦硬生新著称,多表现个人贫病交加的境遇和内心的苦闷。 与广为传诵的《游子吟》不同,孟郊大部分诗作呈现出冷峻、苦涩的风格,反映了中唐社会动荡背景下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 二、代表诗…

    2025年5月8日
    640
  • 慢词长诗中的抒情艺术有哪些?赏析宋词中的婉转叙事

    慢词长诗中的抒情艺术与宋词婉转叙事赏析 # 一、慢词长诗的抒情艺术特征 慢词长诗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形式,其抒情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 时空延展性 通过拉长句式结构(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长达102字),构建多维度情感空间。“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通过时间跳跃(酒醉-酒醒)与空间转换…

    2025年4月23日
    590
  • 苏轼的愁绪在诗中如何体现?

    苏轼的愁绪在他的诗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以下从多个方面来阐述: 一、对仕途的感慨与愁绪 怀才不遇的愁情 苏轼凭自己的才能,二十二岁就名震京师,得到欧阳修等老臣的赏识。然而,由于政治立场和变法主张的不同,他屡遭排挤和打击,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以及理想得不到实现的苦闷,在苏轼的诗中随处可见。如《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中,“当时共…

    2024年10月3日
    1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