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依山尽出自哪一首诗?

“白日依山尽”出自哪一首诗?

“白日依山尽” 是中国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句,出自其五言绝句《登鹳雀楼》。这首诗以其壮阔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流传千古,被誉为唐诗中的经典之作。

《登鹳雀楼》全诗及解析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诗句解析

1. “白日依山尽”:描绘夕阳西下,依傍山峦缓缓沉落的景象,展现壮丽的自然画面。
2. “黄河入海流”:以黄河奔流入海的磅礴气势,进一步烘托出宏大的空间感。
3.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由景入理,表达登高望远的哲理,激励人们不断进取。

实际案例:诗句的现代应用

1. 教育领域
– 该诗常被用作语文教材,帮助学生理解唐诗的意境与哲理。
重点内容:教师会引导学生分析“更上一层楼”的象征意义,鼓励学生追求进步。

2. 商业与管理
– 许多企业将“更上一层楼”作为标语,激励团队突破极限。
案例:某科技公司在年度报告中引用此句,强调创新与超越。

3. 旅游文化
– 山西永济的鹳雀楼因这首诗成为著名景点,游客登楼时常吟诵此诗。

结论

“白日依山尽” 出自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不仅是一首写景诗,更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其影响力跨越千年,至今仍在教育、商业、文化等领域广泛传播。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30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30

相关推荐

  • 臧克家爱国的诗有哪些?泥土诗人笔下的家国情怀与民族精神

    臧克家爱国的诗有哪些?泥土诗人笔下的家国情怀与民族精神 一、臧克家:泥土诗人的爱国底色 臧克家(1905-2004)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泥土诗人“,其诗歌以扎根人民、关注现实著称。他生于山东农村,亲历战乱与民族苦难,作品中饱含对祖国的深情与对民族命运的思考。“我爱这土地”是其创作的核心主题,爱国情怀贯穿其…

    2025年5月11日
    1310
  • 李白诗歌经典全解读:哪些作品展现诗仙风采?

    李白诗歌经典全解读:哪些作品展现诗仙风采? 一、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李白被誉为”诗仙”,其诗歌以豪放飘逸、想象奇绝著称,展现了盛唐气象与个人精神的完美融合。他的作品主要体现以下特点:1. 浪漫主义风格:善用夸张、比喻等手法,如”飞流直下三千尺”(《望庐山瀑布》)2. 自由奔放的精神:突破格律束缚,如《蜀道难》中…

    2025年4月17日
    1170
  • 李冶的诗如何展现唐代女道士的才情?

    李冶的诗如何展现唐代女道士的才情? 一、唐代女道士群体的文化背景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繁荣的时期,女性参与文学创作的现象较为突出。其中,女道士群体作为特殊的知识女性阶层,享有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她们可以自由结交文人雅士、参与诗歌唱和,这种独特的社会地位为她们施展才华创造了条件。李冶正是这一群体的杰出代表,与薛涛、鱼玄机并称”唐代三大女冠诗人&#82…

    2025年10月25日
    330
  • 宋代文人的“书斋”生活,在词中是如何被雅致地呈现的?

    宋代文人的“书斋”生活及其词作中的雅致呈现 引言:书斋作为宋代文人的精神家园 宋代文人将书斋视为兼具物质空间与精神寄托的独特存在。在词这一文学体裁中,书斋生活被赋予了丰富的审美内涵,成为宋代士大夫文化人格的集中体现。这种呈现不仅反映了文人的日常生活状态,更构建了一种融合审美追求与生命哲思的雅致境界。 书斋空间的诗意建构 1. 器物陈设的审美化描写 宋代词人常…

    2025年11月4日
    220
  • 李清照《醉花阴》的“人比黄花瘦”是如何通过比喻塑造经典形象的?

    李清照《醉花阴》的“人比黄花瘦”比喻艺术探析 一、比喻意象的独创性突破 “人比黄花瘦”这一比喻的经典性首先体现在意象选择的独创性上。在宋代词坛普遍以梅花、杨柳等传统意象喻人的创作环境中,李清照独具慧眼地选取了“黄花”(菊花)这一意象。菊花在传统文化中本就具有高洁、淡泊的象征意义,而词人更发掘出其与女性形体相关的特质——花瓣纤长柔美、花枝清瘦挺拔。 实际案例对…

    2025年11月4日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