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哪首诗?

Random Image

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哪首诗?

诗句出处与背景

“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清代诗人徐锡麟的《出塞》。全诗如下: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诗句解析

1. 背景:此诗创作于清末民族危机深重时期,徐锡麟作为革命志士,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视死如归的豪情。
2. 典故:诗句化用东汉名将马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的典故,但反其意而用之,强调为国捐躯的无畏精神,无需计较身后之事。

实际案例:诗句的现代应用

案例1:爱国主义教育

–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活动中,此诗常被引用,强调先烈“为国牺牲”的崇高精神。例如,某高校历史讲座以该诗句为主题,结合黄继光、董存瑞等英雄事迹,深化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

案例2:文化创作

– 电视剧《觉醒年代》中,革命者陈独秀在演讲中引用此诗,激发青年救国热情,展现诗句在近代革命中的激励作用。

诗句的文学价值

1. 语言风格:简洁有力,以“沙场”“马革裹尸”等意象凸显悲壮感。
2. 思想内涵:传递了舍生取义的价值观,对后世影响深远。

重点总结:徐锡麟通过此诗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存亡紧密结合,其精神至今仍具现实意义。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相关推荐

  • 慈禧做的诗是哪一首诗?

    慈禧太后所作诗歌考据 慈禧太后的文学修养 慈禧太后(1835-1908)作为晚清实际统治者,其文化素养常被后世讨论。历史记载显示,这位”老佛爷”确实接受过传统教育,具备一定的诗文创作能力。故宫博物院现存档案表明,慈禧能书写汉字并创作简单诗文,但其文学造诣远不及专业文人。 可信的慈禧诗作记载 目前最可靠记载的慈禧诗作是《祝母寿诗》,这是…

    2025年6月27日
    320
  • 关于作家梦的诗有哪些?探索文学创作背后的灵感源泉

    关于作家梦的诗有哪些?探索文学创作背后的灵感源泉 一、作家梦的诗:文学创作的精神写照 作家梦是许多诗人笔下永恒的主题,它们或表达对创作的渴望,或揭示灵感的奥秘,甚至反思写作的孤独与挣扎。以下是一些经典诗作: 1. 《写作》——博尔赫斯 > “我写作,不是为了名声,也不是为了特定的读者,我写作是为了光阴流逝使我心安。” 重点内容:这首诗揭示了写作的本质—…

    2025年7月13日
    1170
  • 二月春风的诗句有哪些温馨描绘?

    二月春风在古诗中常常被温馨地描绘,它带来了温暖的气息,唤醒了沉睡的大地,也触动了诗人们敏感而多情的心弦。以下是一些温馨描绘二月春风的诗句: 1. 贺知章《咏柳》 原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温馨描绘:诗人以“碧玉妆成”形容柳树的新绿,用“万条垂下绿丝绦”描绘柳枝的柔美。最妙的是将二月春风比作剪刀,形象地描绘了春…

    2024年10月4日
    2270
  • 枫眠出自哪首诗?

    枫眠出自哪首诗? “枫眠”的出处考据 “枫眠”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古诗,而是现代网络文学中常见的意象组合。其灵感可能来源于古典诗词中“枫”与“眠”的分别使用,或化用自以下两类经典诗句: 1. 与“枫”相关的经典诗句 – 杜牧《山行》: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此诗以枫林红叶闻名,可能为“枫眠”中“枫”的意象来源)* – …

    2025年6月27日
    750
  • 风花雪月出自哪首诗?

    风花雪月出自哪首诗? 一、成语“风花雪月”的起源 “风花雪月”最早出自宋代邵雍的《伊川击壤集·序》,原文为:“虽死生荣辱,转战于前,曾未入于胸中,则何异四时风花雪月一过乎眼也?”但更广为人知的出处是元代无名氏的《鱼游春水》词:“风花雪月,此景良宵能几何?” 重点内容:该成语最初形容自然景色,后引申为虚无缥缈的事物或空洞的诗文题材。 — 二、诗词中…

    2025年6月28日
    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