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哪首诗?

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哪首诗?

诗句出处与背景

“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清代诗人徐锡麟的《出塞》。全诗如下: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诗句解析

1. 背景:此诗创作于清末民族危机深重时期,徐锡麟作为革命志士,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视死如归的豪情。
2. 典故:诗句化用东汉名将马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的典故,但反其意而用之,强调为国捐躯的无畏精神,无需计较身后之事。

实际案例:诗句的现代应用

案例1:爱国主义教育

–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活动中,此诗常被引用,强调先烈“为国牺牲”的崇高精神。例如,某高校历史讲座以该诗句为主题,结合黄继光、董存瑞等英雄事迹,深化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

案例2:文化创作

– 电视剧《觉醒年代》中,革命者陈独秀在演讲中引用此诗,激发青年救国热情,展现诗句在近代革命中的激励作用。

诗句的文学价值

1. 语言风格:简洁有力,以“沙场”“马革裹尸”等意象凸显悲壮感。
2. 思想内涵:传递了舍生取义的价值观,对后世影响深远。

重点总结:徐锡麟通过此诗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存亡紧密结合,其精神至今仍具现实意义。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29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29

相关推荐

  • “无事莫须频外出,林中大有是非人”,拾得如何以禅者口吻劝世?

    拾得禅心:无事莫须频外出,林中大有是非人 禅门智慧的现实映照 “无事莫须频外出,林中大有是非人” 这句禅语蕴含着深邃的处世哲学。唐代诗僧拾得通过此语,以禅者特有的圆融智慧,向世人揭示了一个永恒真理:外在环境的纷扰往往源于内心的波动。在当代社会,这个教诲显得尤为珍贵。 禅理深解 心外无物的本质 真正的”是非”不在…

    2025年11月9日
    210
  • 月明星稀夜,有何静谧之美?

    “月明星稀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美的夜景画面,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静谧之美。以下是对这种静谧之美的详细描绘: 月光皎洁之美: 在“月明星稀”的夜晚,月亮高悬天际,洒下皎洁如银的月光。这月光如同轻纱一般,温柔地覆盖着大地,给万物披上了一层神秘而宁静的光辉。 月光的皎洁使得夜晚不再黑暗,而是充满了一种柔和而清澈的美感,让人心生宁静与祥和。 星空稀疏之美: “星稀”意…

    2025年1月3日
    2060
  • 唐诗的“炼字”功夫到底有多深?“推敲”之外还有哪些经典案例?

    唐诗的“炼字”功夫到底有多深? 唐代诗歌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其艺术成就与诗人对语言的精细锤炼密不可分。“炼字”不仅是技巧的展现,更是意境营造与情感表达的核心手段。中唐诗人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慨叹,生动揭示了唐人对待文字的虔诚态度。这种追求,使唐诗在有限的字数中承载起无限的情思与哲思。 一、 “炼字”的艺术本质 炼字是诗人通过反复斟酌,选择最…

    2025年11月9日
    140
  • 感慨中年的诗句,哪一句触动了你的心弦?

    在感慨中年的众多诗句中,有一句特别触动了我的心,那就是: “人到中年万事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句诗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表达了中年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慨。中年,是一个既充满收获又夹杂无奈的阶段,经历了青春的激情与梦想,也面对了生活的现实与沧桑。这句诗中的“万事休”,或许是对过往岁月的某种总结,也或许是对未来前路的一种淡然态度。而“却道天凉好个秋”,则以一种…

    2024年12月26日
    2620
  •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是哪首诗?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及作者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这首诗是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诗人拜访友人村庄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宁静和谐的田园风光。 诗歌全文: >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二、诗…

    2025年6月26日
    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