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四娘家花满蹊是哪一首诗?

黄四娘家花满蹊是哪一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作者

“黄四娘家花满蹊”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组诗《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中的第六首。这首诗创作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期间(公元760年前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陶醉与闲适心境。

二、全诗内容与重点解析

原诗全文:

> 黄四娘家花满蹊,
> 千朵万朵压枝低。
> 留连戏蝶时时舞,
> 自在娇莺恰恰啼。

重点内容解析

1. “花满蹊”:用夸张手法描写黄四娘家小径被繁花覆盖的景象,体现春意盎然。
2. “压枝低”:通过动态描写(“压”字)突出花朵的繁茂,画面感极强。
3. 视听结合:后两句中,“戏蝶舞”(视觉)与“娇莺啼”(听觉)形成多维度的春日意境。

三、实际案例:诗歌的现代应用

1. 语文教学
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教师常以这首诗为例讲解“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如苏州市某小学公开课案例)。
2. 文化衍生
成都杜甫草堂景区将此诗制成互动光影展,游客行走在投影的“花蹊”上,可触发蝴蝶飞舞的动画效果。

四、与其他作品的对比

与杜甫同期作品《春望》的沉郁风格不同,此诗展现了诗人少见的轻快笔调,印证了其诗歌风格的多样性。

五、总结

“黄四娘家花满蹊”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语言,成为杜甫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兼具艺术价值与教学意义。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29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29

相关推荐

  • 宋词在现代被谱曲传唱,哪些改编最为成功?

    宋词在现代音乐中的焕新:谱曲传唱的成功改编探析 引言 宋词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其独特的韵律美和意境深远的特质,为现代音乐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源泉。近年来,越来越多音乐人将宋词重新谱曲,通过现代传播方式让这一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本文将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探讨哪些改编最为成功,并总结其成功要素。 成功改编的评判标准 成功的宋词改编作品需兼顾传统韵味与现代审美,具…

    2025年10月21日
    240
  • 诗经中乡村诗有哪些?三千年前的田园牧歌重现

    诗经中乡村诗有哪些?三千年前的田园牧歌重现 一、诗经中的乡村诗概述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其中不少作品描绘了古代乡村生活,展现了农耕文明的朴素与美好。这些乡村诗主要分布在《国风》和《小雅》中,以田园风光、农事劳作、民风民俗为主题,被誉为“三千年前的田园牧歌”。 二、诗经中的经典乡村诗篇 1. 《豳风·七月》——农事…

    2025年5月8日
    1370
  • 晏殊《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蕴含着哪些人生哲理?

    晏殊《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人生哲学探析 一、词句背景与文学意象 晏殊在《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通过“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对比,构建了消逝与轮回的哲学图景。这句词诞生于宋代士大夫阶层特有的文化语境,既是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描写,更是对生命本质的形而上思考。 二、核心人生哲理解析 1. 自然规律的不可抗拒性 – 宇宙节律的必然…

    2025年10月21日
    330
  • 周邦彦为何被称为词中老杜?

    周邦彦为何被称为“词中老杜”? 一、称号的源起与内涵 “词中老杜”这一称谓首见于清代词学批评家周济《宋四家词选》,其中明确提出“清真,词中之老杜也”的论断。此评价并非仅指艺术成就,更蕴含对周邦彦在词史上集大成者地位的认可——正如杜甫在诗歌领域融合前人精华、开启后世法门,周邦彦在宋词发展中也扮演着承前启后的关键角色。 二、格律技法的集大成 1. 律法精严的集大…

    5小时前
    30
  • 唐朝最“短命”的天才诗人是谁?

    唐朝最“短命”的天才诗人是谁? 若论唐代诗坛中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的代表,李贺无疑是最具悲剧色彩的典型。这位被后人称为“诗鬼”的奇才,虽仅在人世停留二十七年(790-816),却以惊世骇俗的想象力构筑了中国诗歌史上独一无二的审美宇宙。 一、流星般的生命轨迹 李贺出身唐宗室远支,但家道早已中落。七岁能诗,十五岁与李益齐名,十八时携诗卷拜谒韩愈。当韩愈读到“黑云压…

    2025年10月21日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