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落三秋叶的出处及诗歌赏析
诗歌出处
“解落三秋叶”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五言绝句《风》。全诗如下:
《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重点内容解析
1. 艺术特色:全诗无”风”字却处处写风,通过四种自然现象展现风的动态美
2. 修辞手法:运用拟人化表现(”解落”、”能开”)和数字对比(”千尺”、”万竿”)
3. 季节意象:通过”三秋叶”与”二月花”形成时间跨度,体现自然轮回
实际教学案例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以下方式讲解本诗:
1. 互动教学:
– 让学生观察风吹树叶的视频
– 分组讨论”生活中哪些现象能证明风的存在”
– 重点引导学生发现诗中”不见风字却写尽风力”的创作特点
2. 拓展练习:
“`python
数字化教学示例:统计诗中意象
imagery = {
“季节意象”: [“三秋叶”, “二月花”],
“空间意象”: [“江”, “竹”],
“力量表现”: [“千尺浪”, “万竿斜”]
}
print(f”诗中包含{len(imagery)}类主要意象”)
“`
3. 跨学科联系:
– 结合科学课讲解风力等级
– 联系美术课进行”诗配画”创作
– 与音乐课合作谱曲吟唱
文学价值
该诗被选入《全唐诗》卷59,作为咏物诗典范,展现了盛唐时期”即物达情”的创作特点。2020年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将其纳入二年级上册古诗教学内容,其语言凝练、意象鲜明的特点特别适合启蒙教育。
> 教学建议:可对比讲解李峤另一首咏物诗《雾》,引导学生发现诗人”抓住特征,不即不离”的创作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