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风雨而泣鬼神说的是哪首诗?

惊风雨而泣鬼神:溯源名句背后的经典诗作

名句出处考据

“惊风雨而泣鬼神”这一震撼人心的表述,实际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全句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杜甫对李白诗歌创作力的至高评价。

原诗节选

>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
>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 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

文学价值解析

1. 艺术夸张手法
通过”惊风雨””泣鬼神”的超现实意象,将李白诗歌的感染力具象化,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2. 盛唐气象体现
典型反映盛唐时期浪漫主义创作风格,与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等诗句异曲同工。

3. 批评范式建立
开创了中国文论中以自然现象喻艺术成就的批评传统,后世苏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即受此影响。

实际应用案例

案例一:现代文学评论

2021年《唐诗研究》期刊中,学者王立群引用此句评价李白《蜀道难》时指出:”‘连峰去天不盈尺’的描写,正是’惊风雨’创作观的具体实践。”

案例二:跨文化传播

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在《中国诗史》中特别标注此句,认为:”这种将创作力神格化的表达,在日本《古今和歌集》序文中可见相似表述。”

常见误解辨析

1. 误归屈原作品
因”鬼神”意象常与《楚辞》关联,但实际为杜甫创作,反映唐代对前代文学的继承与发展。

2. 与李贺诗混淆
李贺”石破天惊逗秋雨”(《李凭箜篌引》)虽同具震撼力,但创作时间晚于杜甫此诗。

延伸阅读建议

– 杜甫《饮中八仙歌》中对李白的另一经典评价
– 李白《大鹏赋》中的自我艺术定位
– 宋代严羽《沧浪诗话》”入神”说的渊源

通过考据可见,“惊风雨而泣鬼神”不仅是对李白诗才的精准概括,更成为中国古代文论中衡量艺术巅峰的重要尺度,其影响力延续至今。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32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32

相关推荐

  • 孟鹤堂诗有哪些?相声演员的跨界诗歌实验

    孟鹤堂诗有哪些?相声演员的跨界诗歌实验 一、相声演员的诗歌跨界现象 近年来,相声演员跨界文艺创作成为文化领域的新现象。作为德云社的知名演员,孟鹤堂不仅在舞台上以幽默见长,还尝试了诗歌创作,展现了传统曲艺与现代表达的融合。 重点内容:这种跨界实验打破了公众对相声演员的刻板印象,体现了艺术表达的多元性。 二、孟鹤堂的诗歌作品案例 目前公开的孟鹤堂诗歌作品较少,但…

    2025年5月8日
    1080
  • 黄鹤楼最有名的诗是哪一首?

    黄鹤楼最有名的诗是哪一首? 1. 《黄鹤楼》崔颢:千古绝唱 黄鹤楼作为中国四大名楼之一,历代文人墨客题咏无数,但公认最负盛名的诗作是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南宋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评价:”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1.1 原诗全文 >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

    2025年6月28日
    630
  • 送别母校的诗有哪些?校园诗歌中的青春记忆与空间叙事

    送别母校的诗有哪些?校园诗歌中的青春记忆与空间叙事 一、送别母校的经典诗歌 送别母校的诗歌往往承载着学子对青春岁月的深情回望,以下为代表性作品: 1. 徐志摩《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重点内容:通过康桥的意象(杨柳、金柳、青荇)将个人情感与校园空间绑定,展现对母校的眷恋。 2.…

    2025年5月28日
    880
  • 杨广的子女有哪些诗?隋炀帝家族的文学遗产考

    杨广的子女有哪些诗?隋炀帝家族的文学遗产考 一、隋炀帝家族的文学背景 隋炀帝杨广(569-618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皇帝,其诗作以“清丽雅致”著称,如《春江花月夜》《饮马长城窟行》等。然而,其子女的文学成就却鲜为人知。隋炀帝共有四子二女,其中部分子女继承了家族的文学传统,留下了少量诗作。 二、杨广子女的诗作考据 1. 杨昭(元德太子) 杨昭是杨广长子…

    2025年5月8日
    1080
  • 含有下雨的诗句有哪些

    含有下雨的诗句在古典文学中极为丰富,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雨天的景象,还寄托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含有下雨的诗句: 1. 描述雨景的诗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 宋代·志南《绝句》这句诗描绘了春雨绵绵、杏花绽放的美好景象,细雨轻拂衣裳而不湿,杨柳风拂面而不寒,充满了春天的生机与温柔。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 …

    2024年9月22日
    2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