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枫叶荻花秋瑟瑟是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枫叶荻花秋瑟瑟”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叙事长诗《琵琶行》。该诗创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是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时期的代表作,通过描写琵琶女的遭遇抒发自身政治失意之情。
关键信息标红:
– 完整诗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 创作背景:白居易因上书言事被贬,在江州偶遇琵琶女,触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
二、诗句解析与艺术特色
1. 意象分析
| 意象 | 象征意义 | 艺术效果 |
|———|——————-|————————|
| 枫叶 | 萧瑟的秋意 | 营造凄清氛围 |
| 荻花 | 漂泊无依的处境 | 暗示人物命运 |
| 秋瑟瑟| 寒风吹拂的拟声词 | 增强画面感与音乐性 |
2. 实际案例:现代改编作品
2021年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中,歌手张韶涵将《琵琶行》改编为流行歌曲,特别强化了”枫叶荻花”的视觉意象,通过三维动画呈现枫叶飘落、荻花摇曳的秋江夜景,获得年轻观众好评。
三、全诗结构定位
该句位于《琵琶行》开篇部分,属于环境描写段落:
“`
序言(交代写作缘由)
↓
枫叶荻花秋瑟瑟(环境铺垫)
↓
忽闻水上琵琶声(情节转折)
↓
同是天涯沦落人(主题升华)
“`
四、延伸学习建议
1. 对比阅读:可与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比较秋季意象运用
2. 创作实践:尝试用”枫叶荻花”意象创作现代诗歌
3. 学术参考:推荐阅读《白居易诗集校注》(中华书局版)的详细注释
> 重点提示:该诗句的经典性在于通过自然景物精准传递情感,后世”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创作理论常以此为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