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叶荻花秋瑟瑟是哪首诗?

枫叶荻花秋瑟瑟是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枫叶荻花秋瑟瑟”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叙事长诗《琵琶行》。该诗创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是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时期的代表作,通过描写琵琶女的遭遇抒发自身政治失意之情。

关键信息标红:

完整诗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创作背景:白居易因上书言事被贬,在江州偶遇琵琶女,触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

二、诗句解析与艺术特色

1. 意象分析

| 意象 | 象征意义 | 艺术效果 |
|———|——————-|————————|
| 枫叶 | 萧瑟的秋意 | 营造凄清氛围 |
| 荻花 | 漂泊无依的处境 | 暗示人物命运 |
| 秋瑟瑟| 寒风吹拂的拟声词 | 增强画面感与音乐性 |

2. 实际案例:现代改编作品

2021年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中,歌手张韶涵将《琵琶行》改编为流行歌曲,特别强化了”枫叶荻花”的视觉意象,通过三维动画呈现枫叶飘落、荻花摇曳的秋江夜景,获得年轻观众好评。

三、全诗结构定位

该句位于《琵琶行》开篇部分,属于环境描写段落:
“`
序言(交代写作缘由)

枫叶荻花秋瑟瑟(环境铺垫)

忽闻水上琵琶声(情节转折)

同是天涯沦落人(主题升华)
“`

四、延伸学习建议

1. 对比阅读:可与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比较秋季意象运用
2. 创作实践:尝试用”枫叶荻花”意象创作现代诗歌
3. 学术参考:推荐阅读《白居易诗集校注》(中华书局版)的详细注释

> 重点提示:该诗句的经典性在于通过自然景物精准传递情感,后世”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创作理论常以此为例证。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32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32

相关推荐

  • 散文诗构思角度有哪些?解析创作灵感的多元维度

    散文诗构思角度有哪些?解析创作灵感的多元维度 散文诗作为一种兼具散文自由性与诗歌抒情性的文体,其构思角度多样且灵活。本文将从情感表达、自然意象、哲思提炼、生活片段和文化符号五个维度,结合经典案例,解析散文诗的创作灵感来源。 一、情感表达:以个人体验为内核 散文诗的核心是情感的凝练与释放。创作者常从孤独、爱、乡愁等普世情感切入,通过细腻的笔触引发共鸣。&#82…

    2025年6月22日
    880
  • 表分别的诗句,哪些最能触动离愁别绪?

    表达分别情感的诗句,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抒发离愁别绪的重要载体。以下是一些最能触动离愁别绪的分别诗句: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二首》 这句诗虽然表达了对友人的鼓励和祝福,但其中也隐含着分别的无奈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让人感受到离别的沉重。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人在送别友人时,以酒相劝…

    2024年12月23日
    2020
  • 哀而不伤的诗有哪些?中国古典诗歌的中和之美

    哀而不伤的诗有哪些?中国古典诗歌的中和之美 一、“哀而不伤”的美学内涵 “哀而不伤”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源自《论语·八佾》中孔子对《关雎》的评价:“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它强调情感表达需节制含蓄,避免过度宣泄,体现儒家“中和之美”的审美理想。 二、哀而不伤的典型诗作 1. 《诗经·秦风·蒹葭》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025年5月16日
    1280
  • 现代诗创作的地域特色:哪些流派值得关注?

    现代诗创作的地域特色:哪些流派值得关注? 一、地域特色与现代诗的关系 现代诗创作深受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和社会历史的影响,地域特色成为诗人风格形成的重要元素。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方言习俗和历史记忆,往往通过诗歌语言、意象和主题呈现,形成独特的美学标签。 重点内容:地域性不仅是题材选择,更是语言节奏、情感表达和哲学思考的深层差异。例如,北方诗歌的苍凉厚重与南方诗…

    2025年4月16日
    1960
  • 写秋景美的诗有哪些?在诗词中遇见秋日盛景

    在诗词中遇见秋日盛景:写秋景美的诗有哪些? 秋日是诗人笔下永恒的灵感源泉,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用诗词描绘秋景的绚烂与深沉。本文将带您领略经典秋景诗词的魅力,并分析其艺术特色。 一、经典秋景诗词赏析 1. 杜牧《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重点内容:以枫林霜叶的艳丽比喻二…

    2025年6月1日
    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