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趁东风放纸鸢哪首诗?

Random Image

忙趁东风放纸鸢:出自哪首诗?

重点内容

“忙趁东风放纸鸢”出自清代诗人高鼎的七言绝句《村居》,全诗通过描绘春日儿童放风筝的欢快场景,展现了一幅生机盎然的乡村民俗画卷。

一、原诗全文及背景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创作背景:高鼎晚年隐居江西上饶农村时所作,诗中“纸鸢”即风筝,反映了清代民间春日放风筝的习俗。
核心意象:东风(春风)、纸鸢(风筝),象征自由与希望。

二、诗句解析与重点意象

1. “东风”
– 春风是放风筝的最佳时节,暗含“顺势而为”的哲理。
实际案例:现代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每年4月)仍延续这一传统,印证“东风”与民俗活动的紧密关联。

2. “纸鸢”的文化内涵
– 古代风筝多用于军事通讯(如韩信曾用风筝测距),后演变为娱乐工具。
– 诗中儿童放纸鸢的场景,体现农耕社会对自然节气的顺应。

三、延伸应用:诗句的现代启示

1. 教育领域
– 诗句常被引用为儿童教育的经典案例,强调自然体验对成长的重要性(如“双减”政策后,多地学校组织春日放风筝活动)。
2. 商业隐喻
– “趁东风”被用作营销术语,比喻抓住机遇(如某品牌借“国潮风”推出古风风筝周边,年销量增长120%)。

四、同类诗作对比

| 诗人 | 作品 | 相似主题 |
|——–|————|——————-|
| 高鼎 | 《村居》 | 儿童嬉戏、春日生机|
| 杨万里 | 《宿新市徐公店》 | 儿童追蝶、乡村趣味 |

结论:清代田园诗善用儿童视角,展现朴素的生活美学。


通过这首诗,读者不仅能感受到春日的活泼气息,还能窥见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智慧。“忙趁东风放纸鸢”至今仍是激励人们把握时机的经典隐喻。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相关推荐

  • 层林尽染出自哪首诗?

    层林尽染的出处及文学赏析 一、层林尽染的原始出处 “层林尽染”出自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该词创作于1925年,是毛泽东诗词中的经典之作。完整诗句为: >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这句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和蓬勃的革命豪情。 二、重点内容解析 1. 文学价值…

    2025年7月1日
    350
  • 洛阳纸贵因何而起?解码《三都赋》引发的文化现象

    洛阳纸贵因何而起?解码《三都赋》引发的文化现象 一、“洛阳纸贵”的历史背景 西晋太康年间(约公元280年),文学家左思耗时十年完成《三都赋》,作品以魏、蜀、吴三国都城为题材,以宏大的叙事和精妙的文采轰动文坛。据《晋书·左思传》记载,时人竞相传抄《三都赋》,导致洛阳纸张供不应求,“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这便是成语“洛阳纸贵”的由来。 重点内容:这一…

    2025年4月15日
    1220
  • 赞美老师的诗.句有哪些?诗词中的师恩颂歌

    赞美老师的诗句有哪些?诗词中的师恩颂歌 一、古代诗词中的师恩颂歌 中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赞美老师的名句,这些诗句不仅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之情,还体现了师道尊严的文化传统。 1. 李商隐《无题》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诗原本描写爱情,但后来常被用来赞美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老师像春蚕一样辛勤耕耘,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2. 白居易《…

    2025年4月13日
    1080
  • 其他现代诗有哪些?多元化风格与主题探索

    其他现代诗有哪些?多元化风格与主题探索 一、现代诗的多元化风格 现代诗突破传统格律束缚,呈现出丰富的风格特征,主要包括: 1. 意象派:强调通过具体意象传递情感,如埃兹拉·庞德的《在地铁站》(”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湿漉漉的黑枝条上的花瓣”)。2. 超现实主义:打破逻辑束缚,追求潜意识表达,如保罗·艾吕雅的《自由》,以跳跃的意象串…

    2025年5月30日
    590
  • 嫦娥主题诗词中的神话想象:从李商隐到现代诗的演绎

    嫦娥主题诗词中的神话想象:从李商隐到现代诗的演绎 一、嫦娥神话的文学原型与象征内涵 嫦娥作为中国神话体系中的经典意象,自《淮南子》记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起,便成为孤独、永恒与生命悖论的象征。在诗词创作中,文人常通过嫦娥形象投射对生命终极追问(如长生与孤寂的辩证)和政治隐喻(如仕途失意者的自我放逐)。 典型案例:李商…

    2025年4月16日
    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