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妆浓抹总相宜出自哪首诗?

Random Image

淡妆浓抹总相宜出自哪首诗?

诗句出处与背景

“淡妆浓抹总相宜”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七言绝句《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全诗如下:
>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重点解析

1. 创作背景:苏轼于1071—1074年任职杭州通判期间,被西湖美景触动而作。
2. 核心意象:将西湖比作春秋美女西施(西子),无论晴天(浓抹)还是雨天(淡妆),西湖都如西施般天然动人。
3. 艺术手法:通过拟人化比喻,展现西湖的动态美与包容性,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以人喻景”的典范。

实际案例:诗句的现代应用

1. 旅游宣传

杭州市在推广西湖旅游时,常引用此句强调“四时皆美”的景观特色。例如:
春季(淡妆):烟雨朦胧的西湖,突出水墨画般的意境。
夏季(浓抹):晴空下的荷花与雷峰塔,色彩明艳。

2. 美学设计

某化妆品品牌以“淡妆浓抹总相宜”为灵感,推出“西湖系列”彩妆
淡妆线:裸色系产品,主打自然清新。
浓抹线:高饱和色号,强调个性张扬。

3. 文化衍生

2023年央视纪录片《诗画中国》中,通过动画技术还原苏轼笔下“晴雨西湖”的对比画面,直观诠释诗句意境。

诗句的深层意义

苏轼通过此句不仅赞美西湖,更传递了“包容多元美”的哲学思想。这一理念至今仍被应用于:
时尚领域:鼓励女性打破“单一审美标准”。
城市形象:强调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如杭州“古今交融”的定位)。

结论:诗句跨越千年仍具生命力,正是因其对“美无定式”的深刻洞察。

(0)
上一篇 13小时前
下一篇 13小时前

相关推荐

  • 济源的诗人有哪些诗?探寻中原诗人的山水情怀

    济源的诗人有哪些诗?探寻中原诗人的山水情怀 一、济源:中原文化的诗意沃土 济源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南临黄河,自古便是“山水形胜之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吸引了众多诗人驻足吟咏。从唐代的卢仝到清代的何绍基,济源的山水与人文成为诗人笔下永恒的题材。 二、济源诗人的代表作品 1. 卢仝:茶仙与隐逸诗人 卢仝(约795–835),唐代济源…

    2025年6月1日
    390
  • 刘诗雯有哪些球迷呢?从体育偶像看诗歌粉丝文化现象

    刘诗雯的球迷群体分析:从体育偶像看诗歌粉丝文化现象 一、刘诗雯的球迷构成 作为中国乒乓球女队的核心球员之一,刘诗雯凭借精湛的技术和坚韧的拼搏精神吸引了多元化的球迷群体:1. 竞技体育爱好者:关注其技战术表现,如“快攻结合弧圈”的打法特点。2. 青少年粉丝:因刘诗雯的励志经历(如克服伤病重返赛场)将其视为榜样。3. 女性观众:其“小枣”的亲切昵称和赛场内外的反…

    2025年6月3日
    330
  • 含有“草”字的古诗词佳句

    含有“草”字的古诗词佳句众多,以下列举一些经典且广为流传的句子: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韩愈《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

    2024年12月16日
    1810
  • 春天最美的诗歌有哪些?《春江花月夜》的意境营造

    春天最美的诗歌有哪些?《春江花月夜》的意境营造 一、春天经典诗歌精选 春天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核心意象,历代文人留下了无数传世佳作。以下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1. 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以拟人手法赋予春雨灵性,”润物细无声”成为无私奉献的经典隐喻。 2.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2025年4月17日
    890
  • 年轻有为的豪情,在哪些诗句中展现?

    年轻有为的豪情在许多经典诗句中得到了生动的展现。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 《龟虽寿》中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以老骥自喻,表达了自己虽已年老,但仍有驰骋千里的壮志雄心。这种豪情壮志并不局限于年龄,也激励着年轻人要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定的信念。 《将进酒》中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在这句诗中表达了自己天生就有用武之地,…

    2024年12月27日
    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