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妆浓抹总相宜出自哪首诗?

淡妆浓抹总相宜出自哪首诗?

诗句出处与背景

“淡妆浓抹总相宜”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七言绝句《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全诗如下:
>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重点解析

1. 创作背景:苏轼于1071—1074年任职杭州通判期间,被西湖美景触动而作。
2. 核心意象:将西湖比作春秋美女西施(西子),无论晴天(浓抹)还是雨天(淡妆),西湖都如西施般天然动人。
3. 艺术手法:通过拟人化比喻,展现西湖的动态美与包容性,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以人喻景”的典范。

实际案例:诗句的现代应用

1. 旅游宣传

杭州市在推广西湖旅游时,常引用此句强调“四时皆美”的景观特色。例如:
春季(淡妆):烟雨朦胧的西湖,突出水墨画般的意境。
夏季(浓抹):晴空下的荷花与雷峰塔,色彩明艳。

2. 美学设计

某化妆品品牌以“淡妆浓抹总相宜”为灵感,推出“西湖系列”彩妆
淡妆线:裸色系产品,主打自然清新。
浓抹线:高饱和色号,强调个性张扬。

3. 文化衍生

2023年央视纪录片《诗画中国》中,通过动画技术还原苏轼笔下“晴雨西湖”的对比画面,直观诠释诗句意境。

诗句的深层意义

苏轼通过此句不仅赞美西湖,更传递了“包容多元美”的哲学思想。这一理念至今仍被应用于:
时尚领域:鼓励女性打破“单一审美标准”。
城市形象:强调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如杭州“古今交融”的定位)。

结论:诗句跨越千年仍具生命力,正是因其对“美无定式”的深刻洞察。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30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30

相关推荐

  • 现代诗印度诗人有哪些?跨越国界的诗歌对话与共鸣

    现代诗印度诗人有哪些?跨越国界的诗歌对话与共鸣 一、印度现代诗的代表诗人 印度现代诗融合了传统哲学与全球化视野,以下几位诗人是最具影响力的代表: 1. 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 – 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诗人(1913年),代表作《吉檀迦利》以神秘主义与自然意象闻名。 – 案例:他的诗歌《飞鸟集》中“世界以…

    2025年6月1日
    810
  • 马诗的注释有哪些?李贺笔下的战马与边塞

    马诗的注释有哪些?李贺笔下的战马与边塞 一、李贺《马诗》的注释要点 李贺的《马诗》组诗共二十三首,以马喻人、托物言志,注释需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1. 典故与意象 – “大漠沙如雪”(《马诗·其五》):注释需点明”大漠”象征边塞战场,”沙如雪”暗喻环境的残酷与纯净理想的矛盾。 …

    2025年5月30日
    770
  • 关于母爱的整首诗有哪些?温情诗篇中的母子深情赏析

    关于母爱的整首诗有哪些?温情诗篇中的母子深情赏析 一、经典母爱诗歌精选 母爱是诗歌永恒的主题,以下为中外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母爱诗作: 1. 孟郊《游子吟》(唐代) 重点内容:“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赏析:通过母亲缝衣的日常细节,展现无言的牵挂,末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8…

    2025年6月11日
    880
  • 路有冻死骨是杜甫的哪首诗?

    “路有冻死骨”出自杜甫的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及背景 “路有冻死骨”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首诗是杜甫在天宝十四载(755年)冬,从长安前往奉先县(今陕西蒲城)探亲途中所作,真实反映了安史之乱前社会的尖锐矛盾。 重点诗句:>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这两句通过鲜明的对比,揭露了统治阶…

    2025年6月24日
    770
  • 艾青儿童诗经典:《伞》中的童趣教育

    艾青儿童诗经典:《伞》中的童趣教育 一、引言:艾青儿童诗的独特价值 艾青作为中国现代诗歌的重要代表人物,其儿童诗作品以质朴的语言和深刻的童趣著称。其中,《伞》作为经典篇目,不仅展现了儿童的纯真世界,更蕴含了丰富的教育意义。本文将结合诗歌文本与实际案例,探讨《伞》如何通过童趣传递教育价值。 — 二、《伞》的文本分析与童趣表达 1. 诗歌原文节选 &…

    2025年4月17日
    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