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多病独登台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
“百年多病独登台”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这首诗是杜甫晚年漂泊西南时期的代表作,被誉为“七律之冠”。
原诗全文: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二、重点内容解析
1. 百年多病独登台
– “百年”:既指人生暮年,也暗喻时代动荡(安史之乱后的唐朝)。
– “多病”:杜甫晚年患有肺病、风痹等多种疾病。
– “独登台”:凸显孤独感,反映诗人漂泊无依的境遇。
2. 艺术特色
– 全诗对仗工整,八句皆对,体现杜甫律诗的巅峰造诣。
– 意象苍凉(如“落木”“长江”),情感沉郁,是沉郁顿挫风格的典型代表。
三、实际案例:现代研究与引用
1. 文学研究
学者莫砺锋在《杜甫诗歌讲演录》中指出,此诗通过时空交织(“万里”“百年”)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融为一体。
2. 社会引用
– 在抗疫题材纪录片《人间世》中,旁白引用此句形容医护人员带病坚守岗位的坚韧。
– 作家余秋雨在《中国文脉》中评价:“杜甫用‘独登台’三字,写尽了知识分子的孤独与担当。”
四、延伸思考
杜甫此诗为何能引发千年共鸣?
– 个人层面:疾病、孤独是人类永恒主题。
– 社会层面:战乱与苦难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具有普世价值。
建议阅读:
– 叶嘉莹《杜甫秋兴八首集说》
– 洪业《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