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多病独登台是哪一首诗?

Random Image

百年多病独登台是哪一首诗?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百年多病独登台”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全诗如下: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创作于杜甫晚年(约767年),当时他漂泊夔州(今重庆奉节),身患肺病、风痹等多种疾病,生活困顿。“百年多病独登台”正是诗人对自身孤寂、衰老、漂泊命运的深刻写照。

二、诗句解析与重点标红

1. “百年”:既指人生暮年,也暗喻时代动荡(安史之乱后的唐王朝)。
2. “多病”:杜甫晚年患有肺病、糖尿病、耳聋等疾病(见其诗《耳聋》《遣闷》等)。
3. “独登台”:凸显孤独感,与首联“猿啸哀”“鸟飞回”的意象呼应,强化漂泊无依的悲凉。

重点内容:这句诗通过个人病痛与时代苦难的双重映射,成为杜甫晚年诗歌沉郁顿挫风格的典型代表。

三、实际案例:诗句的现代应用

案例1:文学研究

学者莫砺锋在《杜甫诗歌讲演录》中分析:
> “百年多病独登台”将个体的渺小置于宇宙的宏大(“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中,形成强烈的生命张力

案例2:影视改编

2023年纪录片《千古风流人物·杜甫》引用此句,画面展现杜甫蹒跚登台的背影,配以长江奔流,视觉化传递诗句的苍凉意境

四、延伸思考

杜甫同类主题诗句对比: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登岳阳楼》)——同样写病痛与孤独,但更侧重战乱中的失联。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聚焦衰老焦虑,与“百年多病”形成互文。

重点内容:杜甫晚年诗作常以疾病意象为载体,承载对生命、家国的终极关怀。

(0)
上一篇 13小时前
下一篇 13小时前

相关推荐

  • 形容比较美的诗有哪些?诗词中的绝美意象解析

    形容比较美的诗有哪些?诗词中的绝美意象解析 一、何为“绝美”诗词? 绝美诗词指语言精炼、意境深远,能通过意象组合引发强烈审美共鸣的作品。其核心在于“意象之美”——诗人将自然景物、情感与哲理融合,形成超越文字本身的画面感与感染力。 — 二、绝美诗词的经典意象解析 1. 自然意象:以景传情 案例:– 王维《山居秋暝》 > &#822…

    2025年5月30日
    370
  • 蒋捷最著名的三首诗?

    蒋捷最著名的三首诗及其艺术特色 一、蒋捷生平与创作背景 蒋捷(约1245-1305年),字胜欲,号竹山,宋末元初著名词人,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作为南宋遗民诗人,其作品深刻反映了国破家亡的悲愤与羁旅漂泊的哀愁,艺术风格以”悲壮苍凉”著称。 二、最具代表性的三首词作 1. 《虞美人·听雨》 重点…

    5天前
    90
  • 哪首诗是托物言志的诗?

    托物言志诗的艺术特征与经典案例解析 什么是托物言志诗? 托物言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重要的表现手法,指诗人通过描写客观事物的形象特征,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志向。这种创作手法避免了直白的抒情说理,通过物象与情感的巧妙对应,达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 托物言志的三大艺术特征 1. 物象选择具有象征性(如梅兰竹菊象征君…

    5天前
    80
  • 心似双丝网,何以形容情感纠葛?

    “心似双丝网,何以形容情感纠葛?”这句话本身就蕴含了一种深邃而细腻的情感描绘,将内心的情感状态比作双丝网,既形象又富有诗意。以下是对这句话的详细解读和拓展,用以形容情感纠葛: “心似双丝网”: “心”在这里指的是人的内心世界,是情感的发源地。 “双丝网”则是一种比喻,丝网本身细密交织,难以理清,用来形容内心的情感错综复杂,如同两张丝网交织在一起,既紧密相连又…

    2025年1月11日
    1500
  • 与《蜂》类似的诗有哪些?在古诗中遇见勤劳与奉献的意象

    与《蜂》类似的诗有哪些?在古诗中遇见勤劳与奉献的意象 一、《蜂》的意象解析 罗隐的《蜂》以蜜蜂为喻,歌颂了劳动者的辛勤与奉献精神:“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诗中通过蜜蜂的劳作,暗喻底层人民的无私奉献与命运的不公,“勤劳”与“奉献”是其核心意象。 二、类似主题的古诗推荐 1. 《悯农》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

    2025年6月1日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