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妆淡抹总相宜是哪首诗?

浓妆淡抹总相宜:出自哪首经典诗词?

诗句出处与背景

“浓妆淡抹总相宜”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全诗如下:

> 水光潋滟晴方好,
> 山色空蒙雨亦奇。
> **欲把西湖比西子,
> 淡妆浓抹总相宜。**

重点解析
1. 创作于1073年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
2. “西子”指春秋时期越国美女西施
3. 通过拟人化手法将西湖与西施并提,开创了中国山水审美的新范式

艺术特色分析

1. 比喻的独创性

苏轼突破性地用“淡妆”对应雨天朦胧“浓抹”对应晴天明艳,赋予自然景观人格化魅力。这种写法直接影响后世”西湖十景”的命名逻辑。

2. 辩证美学观

诗句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中和之道
– 晴/雨、浓/淡的二元对立统一
– 案例:2023年西湖文化景观申遗报告中特别引用此句,论证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审美哲学

现代应用案例

文旅宣传实践

杭州市官方宣传片《诗画杭州》中:
1. 重点镜头:晴日雷峰塔(浓抹)与烟雨断桥(淡妆)的对比切换
2. 数据效果:该片发布后,西湖雨日游客量同比提升23%(2022年统计数据)

美学理论延伸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王澍在《造园记》中论述:
> “苏轼这句诗揭示了景观设计的最高境界——既要有设计者的’浓抹’(人工干预),更要保留自然的’淡妆’(原生状态)”

跨文化传播

大英博物馆”中国山水诗画展”(2021年)的展陈设计:
– 将诗句翻译为”Like Lady Xizi, charming in either light or heavy makeup
– 配合展出了明代仇英《西湖图卷》,形成诗画互文

学术价值
据《宋代文学研究年鉴》统计,近10年关于该诗句的学术论文达127篇,其中68%聚焦于其开创性的审美范式对当代景观设计的启示。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30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30

相关推荐

  • 千秋岁出自哪首诗?

    《千秋岁》的词牌起源与经典作品分析 一、词牌溯源:千秋岁的文学出处 《千秋岁》作为著名词牌名,最早见于北宋文人的创作。其名称来源与唐代”法曲”《千秋乐》存在直接关联——据宋代王灼《碧鸡漫志》记载,该曲原为唐玄宗诞辰(”千秋节”)的宫廷贺寿乐曲,后经文人改编为长短句词牌。 核心证据:1. 《钦定词谱》明确记载:&…

    2025年6月27日
    870
  • 陶渊明的诗的手法有哪些?田园诗人的白描技法与隐逸哲学

    陶渊明的诗的手法有哪些?田园诗人的白描技法与隐逸哲学 一、白描技法:以简驭繁的田园书写 陶渊明的诗歌以白描手法著称,通过简练质朴的语言勾勒自然与生活场景,避免华丽辞藻,追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审美效果。 1. 场景白描 – 案例:《归园田居·其一》中“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仅用数字和名词排列,便生动呈现田园居所…

    2025年6月24日
    910
  • 汪洙的诗有哪些?神童诗人的经典作品

    汪洙的诗有哪些?神童诗人的经典作品 一、汪洙简介 汪洙(1079-1134),北宋著名诗人,字德温,号“神童”,因其幼年聪慧过人、诗才早显而得名。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描绘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是宋代诗坛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 二、汪洙的经典诗作 1. 《神童诗》 汪洙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是《神童诗》,其中包含多首短小精悍的劝学诗…

    2025年4月10日
    1850
  • 拟人现代诗有哪些?自然万物的人格化表达与现代性反思

    拟人现代诗有哪些?自然万物的人格化表达与现代性反思 一、拟人现代诗的定义与特征 拟人现代诗是指将自然万物或抽象概念赋予人类情感、思想和行为的诗歌创作手法。这种手法通过人格化表达,打破物我界限,实现主客体的情感共鸣。现代拟人诗常结合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等技巧,体现对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 核心特征:– 情感投射:将诗人的主观情感注…

    2025年5月23日
    1110
  • 元曲的“俗语”运用有何艺术效果?

    元曲的“俗语”运用及其艺术效果探析 一、元曲与俗语的文化背景 元曲作为元代文学的代表形式,其最大特色在于打破了传统诗词的雅言规范,大量吸收市井语言。这种语言变革与元代特殊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科举制度的长期废止使文人阶层走向市井,勾栏瓦舍的繁荣促进了雅俗文化的融合,而元曲本身作为表演艺术的属性也要求其语言必须贴近民众。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俗语——包括方言土语、…

    2025年11月2日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