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中吹玉笛出自哪首诗?

黄鹤楼中吹玉笛出自哪首诗?

诗句出处

“黄鹤楼中吹玉笛”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全诗如下:

>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诗歌背景与解析

1.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李白晚年(758年),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途经武昌时。诗中借黄鹤楼笛声抒发贬谪之悲思乡之情

2. 重点意象
黄鹤楼:武汉地标,象征仙逝与离别(崔颢《黄鹤楼》亦提)。
玉笛:暗用《梅花落》曲调,“落梅花”双关笛曲名与五月飞雪的荒凉感。
案例:后世常引用此句描绘武汉人文景观(如2020年抗疫宣传片《武汉伢》化用笛声意象)。

艺术特色

虚实结合:笛声(实)与梅花(虚)交织,强化孤寂心境。
时空对比:由“西望长安”的远空间到“五月落梅”的反季节时间,突出矛盾情绪。

文化影响

此句成为黄鹤楼的经典文学符号,衍生大量文旅宣传案例:
实际案例:武汉黄鹤楼景区内设有“玉笛亭”,并定期举办笛乐表演还原诗中意境。
– 京剧《李白》中,此诗被谱曲为经典唱段,传递盛唐文人的漂泊感。

总结:李白的这句诗通过笛声与黄鹤楼的结合,将个人命运与地域文化深度融合,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地标抒情”的典范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30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30

相关推荐

  • 女子美好的诗句,如何赞美女性的美丽与智慧?

    赞美女性的美丽与智慧,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诗句,它们以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女性的美丽与智慧并存的魅力: 赞美女性美丽的诗句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出处:汉代李延年《李延年歌》 解析:这句诗描绘了北方佳人的绝世美貌,她的一颦一笑都能倾倒城池,再笑则能倾倒国家,极言其美丽之极致。 “巧笑之瑳,…

    2024年12月19日
    2070
  • 名山入诗篇,你知道哪些写名山的诗?

    说到名山入诗篇,那可真是数不胜数,每一座山都有它独特的韵味和故事,被历代诗人吟咏传颂。🏞️✨ 让我带你一起领略几首经典之作,感受那些名山大川在诗词中的独特魅力吧!👇 《望庐山瀑布》·李白 原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赏析:庐山瀑布的雄奇壮丽,在李白的笔下被描绘得淋漓尽致。那飞流直下的瀑布,仿佛银河落人间,让人不禁为…

    2024年10月20日
    2900
  • 刘禹锡的诗为何充满豪迈与乐观?

    刘禹锡诗歌的豪迈与乐观特质探析 一、引言:逆境中的精神超越 刘禹锡(772-842)作为中唐著名诗人,其作品在唐代诗坛独树一帜。他的诗歌在经历贬谪磨难后反而愈发豪迈激昂,这种特质与其个人经历、哲学思想和时代背景密切相关。通过分析其创作轨迹,我们可以发现其豪放诗风形成的深层原因。 二、人格特质与生命体验 1. 刚直不阿的个性底色 刘禹锡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先后…

    57分钟前
    00
  • 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是如何悼念亡妻的?

    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悼念亡妻的文学表达与情感世界 引言:跨越生死的思念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流传千古的词句,承载着苏轼对亡妻王弗深沉的思念。这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不仅是宋词中的悼亡经典,更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动人的爱情宣言之一。 苏轼与王弗的婚姻生活 青梅竹马的姻缘 王弗十六岁嫁给苏轼,两人相伴十一年。她不…

    3天前
    30
  • 杜甫的诗为何被称为诗史?

    杜甫的诗为何被称为“诗史”? 杜甫(712-770年)是中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其作品被后世尊称为“诗史”。这一称号不仅体现了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更突出了其作品与历史进程的紧密关联。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杜甫诗歌的“诗史”特质,并结合具体案例加以说明。 一、以诗证史:用诗歌记录时代剧变 杜甫的诗歌真实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尤其是安史之乱(755…

    3天前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