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中吹玉笛出自哪首诗?

Random Image

黄鹤楼中吹玉笛出自哪首诗?

诗句出处

“黄鹤楼中吹玉笛”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全诗如下:

>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诗歌背景与解析

1.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李白晚年(758年),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途经武昌时。诗中借黄鹤楼笛声抒发贬谪之悲思乡之情

2. 重点意象
黄鹤楼:武汉地标,象征仙逝与离别(崔颢《黄鹤楼》亦提)。
玉笛:暗用《梅花落》曲调,“落梅花”双关笛曲名与五月飞雪的荒凉感。
案例:后世常引用此句描绘武汉人文景观(如2020年抗疫宣传片《武汉伢》化用笛声意象)。

艺术特色

虚实结合:笛声(实)与梅花(虚)交织,强化孤寂心境。
时空对比:由“西望长安”的远空间到“五月落梅”的反季节时间,突出矛盾情绪。

文化影响

此句成为黄鹤楼的经典文学符号,衍生大量文旅宣传案例:
实际案例:武汉黄鹤楼景区内设有“玉笛亭”,并定期举办笛乐表演还原诗中意境。
– 京剧《李白》中,此诗被谱曲为经典唱段,传递盛唐文人的漂泊感。

总结:李白的这句诗通过笛声与黄鹤楼的结合,将个人命运与地域文化深度融合,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地标抒情”的典范

(0)
上一篇 9小时前
下一篇 9小时前

相关推荐

  • 二十四桥明月夜是哪首诗?

    二十四桥明月夜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作者 “二十四桥明月夜”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全诗如下:>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重点内容:这首诗是杜牧离开扬州后,怀念友人韩绰所作,通过描绘扬州风光,表达对往昔生活的眷恋。 — 二、诗歌背景与意象解析 1….

    8小时前
    00
  • 不知天上宫阙是哪首诗?

    不知天上宫阙是哪首诗? 诗歌出处与背景 “不知天上宫阙”出自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创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是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职时所作,表达了对弟弟苏辙的思念之情,同时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重点内容标红 – 原句上下文: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9小时前
    00
  • 杜甫写过的诗有哪些?从《三吏》到《秋兴》的诗史建构

    杜甫写过的诗有哪些?从《三吏》到《秋兴》的诗史建构 一、杜甫诗歌的总体概况 杜甫(712-770),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其诗歌现存约1400余首,题材广泛,风格沉郁顿挫。他的作品深刻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动荡与人民疾苦,兼具史诗性与艺术性,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之一。 二、杜甫的代表性诗作分类 1. 社会写实类 杜甫以“三吏”(《新安吏》…

    2025年4月29日
    530
  • 赞颂君子诗有哪些经典?从《诗经》到明清诗坛的德行书写

    赞颂君子诗有哪些经典?从《诗经》到明清诗坛的德行书写 一、《诗经》:君子品德的源头 《诗经》是中国最早以诗歌形式赞颂君子德行的经典,其中《国风》《小雅》等篇章通过比兴手法,塑造了“温润如玉”“如切如磋”的君子形象。 经典案例: 1. 《卫风·淇奥》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以玉器雕琢比喻君子修养的精益求精,成为后世称颂君子的典范。2. 《小雅·鹤鸣》…

    2025年5月8日
    630
  • 送别诗最长的有哪些?长篇送别诗的叙事特征

    送别诗最长的有哪些?长篇送别诗的叙事特征 一、中国古代最长的送别诗 中国古代送别诗以短篇为主,但仍有少数长篇作品,以叙事性和情感铺陈见长。以下是两首代表性长篇送别诗: 1. 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约300字) – 全诗共120句,是李白现存最长的送别诗之一。 – 叙事特征:以魏万的游历为主线,穿插山水描写和诗人感慨,形成“游记…

    2025年5月31日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