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水天上来是哪首诗?

黄河之水天上来是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

“黄河之水天上来”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将进酒》。这首诗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以其豪放奔放的风格和磅礴的气势闻名于世。

诗句全文:

>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二、诗句解析

1. “黄河之水天上来”
– 用夸张的手法描绘黄河源头之高,仿佛从天而降,凸显黄河的雄伟气势。
实际案例: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海拔约4500米,古人因地理知识有限,常以“天上来”形容其源头之高。

2. “奔流到海不复回”
– 象征时间流逝不可逆,与后文的“人生短暂”形成呼应。

三、诗歌背景与意义

创作背景
李白在仕途失意后借酒抒怀,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及时行乐的豁达。
文学价值
– 展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诗风。
重点内容:诗句中“天生我材必有用”至今被广泛引用,成为激励人心的名句。

四、实际应用案例

1. 文化传播
– 2022年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中,歌手将《将进酒》改编为歌曲,再次引发公众对这首诗的关注。
2. 教育领域
– 该诗被收录于中学语文教材,作为唐代诗歌的典范作品。

五、总结

“黄河之水天上来”不仅是李白诗歌的经典意象,更承载了中华文化中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其豪迈的语言和哲理性的内涵,使其跨越千年仍具感染力。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35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35

相关推荐

  • 含头发的诗有哪些?古人对青丝的浪漫想象

    含头发的诗有哪些?古人对青丝的浪漫想象 头发(尤其是“青丝”)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被赋予丰富的象征意义,既是爱情的寄托,也是时光流逝的隐喻,甚至承载着离愁别绪。古人通过头发表达细腻的情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意象。以下从实际案例出发,探讨含头发的诗及其背后的浪漫想象。 — 一、青丝:爱情的象征与誓言 “青丝”常被用来比喻浓密乌黑的头发,象征青春与忠贞。…

    2025年5月15日
    1150
  • 东南枝出自哪首诗?

    东南枝的文学溯源:出自哪首诗? 一、核心出处:《孔雀东南飞》 东南枝最早见于汉乐府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又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诗中关键段落为:>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 重点解析 1. 意象象征:东南方向在诗中暗…

    2025年6月28日
    800
  • 《卜算子》短小精悍为何适合咏物言志?

    《卜算子》短小精悍为何适合咏物言志? 一、词牌体制的先天优势 《卜算子》全词仅四十四字,双调八句,句式以五言、七言为主。这种精简结构迫使作者必须在有限篇幅内完成意象营造与情感表达,恰似书法中的小楷,在方寸之间展现万千气象。宋代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两句,以人体器官比喻山水,在十八字内既描绘出浙东景色,又暗含对友人的深情,充…

    2025年11月2日
    300
  • 儿行千里母担忧是哪首诗?

    儿行千里母担忧:出处与文学解析 # 诗句出处考证 “儿行千里母担忧”并非出自古典诗词,而是源自清代文学著作《儿妇英雄传》(又名《儿女英雄传》)的第二十三回。这部由文康所著的小说创作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是清代重要的世情小说代表作。 原文语境为:> “何况今日玉郎(安公子)奉着老母的命,远来救父,这儿行…

    2025年6月24日
    920
  • 百花杀是出自哪首诗?

    百花杀的出处及文学解析 一、百花杀的原始出处 “百花杀”这一意象出自唐代诗人黄巢的《不第后赋菊》。全诗内容如下: >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重点解析: 1. 创作背景:黄巢在科举落第后所作,借菊花表达反抗精神2. 意象对比:菊花盛开与百花凋谢(&#8221…

    2025年6月28日
    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