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雨贵如油是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春雨贵如油”是中国古代广为流传的农谚,后经文人提炼成为诗句。其最著名的出处为明代解缙的《春雨》一诗:
> **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
> 滑倒解学士,笑坏一群牛。**
关键解析
1. 解缙身份:明代著名才子,《永乐大典》总编纂,其诗作多具民间智慧与幽默色彩。
2. 诗句对比:农谚原句强调春雨对农耕的珍贵性,而解缙通过夸张的“滑倒”场景,赋予诗句诙谐意味。
重点内容:该诗以俗语入诗,生动体现了春雨“珍贵”与“过量”的双重性。
—
二、其他文献中的类似表达
“春雨贵如油”的思想早在宋代已出现,但表述形式不同:
– 《景德传灯录》(宋代佛教典籍):“春雨一滴滑如油”
– 元代农书《农桑辑要》:“春旱宜贵雨”
实际案例:
明代农学家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引用此谚,并科学分析:“春雨少则根不濡,麦豆不实”,印证了其农业价值。
—
三、现代应用与误解澄清
常见误解
有观点误认该句出自杜甫或李商隐,实因唐代诗人多描写春雨(如杜甫“润物细无声”),但“贵如油”的直白比喻更符合明代语言风格。
文化影响
– 农业指导:华北地区至今沿用该谚语指导春播。
– 文学化用:当代作家贾平凹在《秦腔》中引用此句,隐喻乡村生活的珍贵与脆弱。
重点内容:诗句跨越600年仍被引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农本”思想。
—
四、延伸阅读建议
若对古典诗词中的气象描写感兴趣,可对比:
1. 杜甫《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
2.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
通过对比可见,解缙的诗句更贴近民间口语化表达,而唐代诗人侧重意境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