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是归期是哪首诗?

何日是归期是哪首诗?

诗歌背景与作者

“何日是归期”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这首诗是李商隐在巴蜀(今四川)期间,写给远在长安的亲友(一说妻子)的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

重点内容
– 作者: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
– 诗题:《夜雨寄北》(又名《夜雨寄内》)
– 创作背景:诗人羁旅巴蜀,借夜雨抒怀。

原诗全文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重点内容
“何日是归期”是后人对诗中“君问归期未有期”的化用,并非原句。
– 核心意象:“夜雨”“西窗烛”,象征孤独与团聚的对比。

诗歌赏析

1. 艺术特色
虚实结合:从眼前巴山夜雨的孤寂,联想到未来团聚的温馨。
循环结构:末句“却话巴山夜雨时”将未来与现在交织,形成情感闭环。

2. 情感表达
羁旅之愁:通过“秋池夜雨”渲染凄凉氛围。
思归之切:以“共剪西窗烛”的想象突出渴望团聚。

重点内容:李商隐善用意象叠加(如夜雨、秋池、烛光)深化情感层次。

实际案例:现代引用与误读

1. 文化误读
– 许多人误记“何日是归期”为原句,实为对“君问归期未有期”的改编。例如,在影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角色曾引用此句表达思乡,但未严格遵循原诗。

2. 现代应用
– 该诗常被用于思乡主题的文学创作或演讲中。例如,作家余光中在《乡愁》中化用了类似的时空交错手法。

总结

“何日是归期”虽非《夜雨寄北》原句,但精准概括了诗中羁旅思归的核心情感。李商隐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独特的结构,使这首诗成为千年传诵的经典。

重点内容:学习古典诗词时,需注意原文考据,避免以讹传讹。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34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34

相关推荐

  • 繁星之外的宇宙:哪些现代诗与冰心作品共享同样的诗意宇宙?

    繁星之外的宇宙:哪些现代诗与冰心作品共享同样的诗意宇宙? 冰心的诗歌以其纯净的语言、自然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著称,尤其是《繁星》《春水》等作品,构建了一个充满童真、爱与宇宙意识的诗意世界。现代诗中,不少作品与冰心的创作精神相呼应,以下从主题、意象和哲学维度展开分析,并附实际案例。 一、自然与童真的共鸣 冰心常以自然(如繁星、大海、花朵)和童真视角表达对生命的感…

    2025年6月7日
    1160
  • 梦见家人是什么意思?是亲情牵挂还是心理支持?

    梦见家人是什么意思?是亲情牵挂还是心理支持? 1. 梦境与心理学的关联 梦境是潜意识活动的直接表现,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未被满足的愿望或压抑情感的出口。而荣格则提出,梦可能反映集体无意识或个体与家庭之间的深层联结。 重点内容:梦见家人通常与情感需求、未解决的家庭关系或内在安全感有关,可能是潜意识的提醒或心理补偿。 2. 梦见家人的常见象征意义 2.1 …

    2025年5月20日
    1240
  • 从军戍边的诗有哪些诗?军旅生涯的诗歌见证

    从军戍边的诗有哪些诗?军旅生涯的诗歌见证 一、古代军旅诗歌的经典代表 中国古代诗歌中,军旅题材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描写从军戍边的作品,既展现了将士的豪情壮志,也记录了战争的残酷与思乡之情。以下是几类典型代表: 1. 盛唐边塞诗派 – 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重点内容:* 以壮阔的边…

    2025年4月19日
    1670
  • 卢纶《塞下曲》的“欲将轻骑逐”如何展现边塞生活的瞬间?

    卢纶《塞下曲》中“欲将轻骑逐”的瞬间性艺术呈现 一、诗句的文本解析与历史语境 卢纶《塞下曲》组诗中第三首的经典片段“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通过四个动态场景的快速切换,构建出完整的军事行动链条。其中“欲将轻骑逐”作为承转句,既承接前句敌情,又开启后续追击,在动词“将”与“逐”的联动中形成待发之势,这种“行动前刹那”的捕捉正是边塞生活…

    2025年11月9日
    160
  • 宋词与唐诗,你更喜欢哪一种文学体裁?

    宋词与唐诗:中国古典诗歌的双璧 引言:两种诗歌体裁的历史地位 中国古典文学中,唐诗与宋词堪称两大巅峰。唐代(618-907)是诗歌的黄金时代,宋代(960-1279)则是词的繁荣期。这两种文学体裁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完整体系。 唐诗:格律严谨的盛世之音 形式特征与艺术成就 唐诗以严谨的格律和完整的结构著称,尤其在律诗和绝句上达到艺术顶峰。五言、…

    2025年10月21日
    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