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闻涕泪满衣裳是哪首诗?

Random Image

初闻涕泪满衣裳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背景

“初闻涕泪满衣裳”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七言律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此诗作于公元763年(唐代宗广德元年),是杜甫听闻安史之乱结束、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后狂喜而作,被誉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二、全诗内容与解析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重点内容标红
“初闻涕泪满衣裳”:诗人听闻捷报后喜极而泣,泪水沾湿衣衫,生动刻画了战乱平息后的激动心情。
“漫卷诗书喜欲狂”:以动作描写表现狂喜之态,诗人匆忙收拾行装准备返乡。

三、实际案例:诗歌的现代应用

1. 语文教学
此诗常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教师通过分析“涕泪满衣裳”的情感表达,帮助学生理解杜甫的爱国情怀与现实主义风格。
*案例*:某中学课堂中,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会杜甫“喜极而泣”的复杂心理,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2. 文化传播
2023年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中,歌手将本诗谱曲演唱,“初闻涕泪满衣裳”一句以高亢旋律展现,引发观众共鸣。

四、诗歌的艺术价值

情感真挚:杜甫以个人经历映射时代变迁,“涕泪满衣裳”成为战乱中百姓共同情感的缩影。
语言精炼:全诗节奏明快,对仗工整(如“巴峡穿巫峡”“襄阳向洛阳”),体现杜甫律诗的高超技艺。

五、总结

“初闻涕泪满衣裳”不仅是杜甫个人情感的爆发,更是安史之乱后人民渴求和平的象征。这首诗以其强烈的感染力历史意义,成为中华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之作。

(0)
上一篇 23小时前
下一篇 23小时前

相关推荐

  • 女生朗读苏轼的诗有哪些?豪放词风与柔美声线的碰撞

    女生朗读苏轼的诗有哪些?豪放词风与柔美声线的碰撞 一、苏轼诗词的豪放特质 苏轼作为宋代豪放派代表,其作品以雄浑开阔的意境和洒脱不羁的情感著称,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等。这类作品通常需要朗读者具备较强的气势把控力,而女性声线的柔美细腻恰恰能形成独特反差,赋予诗词新的解读维度。 重点内容:女性朗读苏轼诗词时,可通过声线张力的调节(如低音区沉稳…

    2025年6月22日
    230
  • 戍边诗的豪迈与苍凉:从《从军行》到现代,哪些作品震撼人心?

    戍边诗的豪迈与苍凉:从《从军行》到现代,哪些作品震撼人心? 戍边诗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独具特色的题材,既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迈,也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苍凉。从唐代的《从军行》到现代军旅诗歌,这类作品以独特的艺术魅力震撼人心。本文将通过经典案例,探讨戍边诗的情感内核与时代演变。 一、唐代戍边诗的巅峰之作 唐代是戍边诗的黄金时代…

    2025年6月7日
    280
  • 老夫聊发少年狂哪首诗?

    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一、诗词原文及背景 “老夫聊发少年狂”出自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全词如下: >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

    23小时前
    30
  • 写雪松有哪些诗现代?坚韧象征的当代书写

    雪松在现代诗歌中的坚韧象征:当代书写与案例分析 一、雪松的意象传统与当代转译 雪松(Cedrus)自古被视为坚韧、高洁与永恒的象征。古典诗歌中,其形象多与“凌寒不凋”“巍然独立”的品格关联,如《诗经·小雅·斯干》的“如松茂矣”。而在现代诗歌中,雪松的意象被赋予更复杂的当代精神内核:– 对抗异化的生命力:在城市化与生态危机背景下,雪松成为抵抗精神荒…

    2025年5月8日
    650
  • 童年溜冰的诗有哪些?北方冬季记忆的文学呈现

    童年溜冰的诗有哪些?北方冬季记忆的文学呈现 一、引言:溜冰作为北方童年的集体记忆 北方冬季的溜冰活动不仅是儿童嬉戏的日常场景,更成为诗人笔下充满地域特色与情感温度的文学意象。从冰刀划过冰面的清脆声响,到冻红的脸颊与呼出的白气,这些细节在诗歌中凝结为对纯真、自由与乡土情怀的永恒追忆。 二、经典诗歌中的溜冰意象 1. 艾青《冬天的池沼》 “孩子们在冰上旋转,像一…

    2025年5月1日
    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