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处、释义与经典案例
# 诗句出处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东汉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曹操的乐府诗《龟虽寿》。该诗为《步出夏门行》组诗的第四首,创作于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征乌桓胜利后。
完整诗句: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 诗句释义
1. 核心意象
– “烈士”:古指有抱负、重义轻生之人(与现代”革命烈士”含义不同)
– “壮心”: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 文学手法:以”老骥(老马)”起兴,形成双重比喻
2. 深层含义
表达年龄无法限制志向的生命观,强调:
– 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不但在天”)
– 积极养生对延展生命价值的作用
# 经典应用案例
## 历史人物例证
1. 曹操本人
– 作此诗时已53岁(东汉平均寿命约25岁)
– 后续仍完成:
– 统一北方(208年赤壁之战虽败仍保基本盘)
– 推行屯田制改革经济
– 创作《短歌行》等传世名篇
2. 南宋陆游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僵卧孤村不自哀”与曹操诗异曲同工
– 68岁仍写出”王师北定中原日”的爱国诗篇
## 现代实践案例
案例1:褚时健创业
– 74岁出狱后创立”褚橙”品牌
– 用10年时间成为”中国橙王”
– 印证诗句:”志在千里”的农业实践
案例2:航天工程师梁思礼
– 72岁仍担任长征二号火箭控制系统顾问
– 83岁出版《向太空的长征》专著
– 体现精神:科技领域的”壮心不已”
# 文学价值分析
1. 开创性地位
突破汉赋铺陈文风,开创建安风骨的慷慨文气
2. 后世影响
– 唐代刘禹锡”莫道桑榆晚”化用此意
– 现代常被用于退休人员再创业主题报道
3. 修辞研究
双关手法:”寿”既指乌龟长寿,又喻精神不朽
> 文化启示:该句已成为中华文化中”积极老龄化”的经典表达,2023年教育部将其列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推荐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