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雨贵如油是哪一首诗?
“春雨贵如油”的出处与背景
“春雨贵如油”是中国古代广为流传的农谚,后演化为诗句,其最早完整记载见于明代解缙的《春雨》一诗。全诗如下:
> 《春雨》
> 春雨贵如油,
> 下得满街流。
> 滑倒解学士,
> 笑坏一群牛。
这首诗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将春雨的珍贵与生活场景结合,体现了古人对春雨的重视。
诗句的文化内涵
1. 农业意义:
– “春雨贵如油”直接反映了农耕社会中春雨的稀缺性与重要性。春季是播种的关键时期,雨水不足会导致农作物减产,因此春雨被比喻为“油”一样珍贵。
– 实际案例:在华北平原,春季干旱频发,农民常依赖灌溉或人工增雨,印证了“春雨贵如油”的现实意义。
2. 文学化表达:
– 解缙的诗句将农谚融入生活场景,通过“滑倒学士”的滑稽画面,增强了传播力。
类似诗句对比
1. 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同样强调春雨的适时与珍贵。
2.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以“酥”比喻春雨的细腻滋养。
现代应用与启示
– 农业领域:现代气象学仍强调春季降水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如黄淮海平原的冬小麦返青需水期。
– 环保意义:气候变化导致降水分布不均,“春雨贵如油”提醒人们珍惜水资源。
结论:解缙的《春雨》是“春雨贵如油”的最早诗作来源,其背后蕴含的农业智慧与文化价值至今仍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