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出自哪首诗?

Random Image

《大江东去》的文学溯源与经典案例分析

一、出处溯源

“大江东去”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的经典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全词开篇即为: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此词创作于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期间(1082年),借赤壁怀古抒写人生感慨,被誉为“豪放派词的代表作”

二、文本解析与艺术特色

1. 意象运用

“大江东去”:以长江奔流象征时间流逝与历史沧桑,红色标注突出宏大意境。
“乱石穿空”:赤壁战场险峻景象,强化空间张力。

2. 情感表达

通过对比周瑜的“雄姿英发”与自身“早生华发”,展现壮志未酬的悲慨,体现苏轼“旷达”与“无奈”的矛盾心态。

三、实际案例:跨文化传播与改编

案例1:影视作品引用

– 电视剧《三国演义》(1994版)片尾曲引用此词,强化历史厚重感。
– 电影《赤壁》(2008)中,周瑜台词化用“大江东去”意境,衔接古今。

案例2:现代音乐改编

– 歌手谭咏麟在歌曲《水中花》中融入“浪淘尽”意象,延续苏轼的时空哲思。

四、学术价值与影响

文学史地位:王国维《人间词话》评其“气象恢宏,开豪放一派”。
教育应用: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作为古诗鉴赏写作手法的范本。

结语

“大江东去”不仅是地理意象,更成为中国文化中“时间与英雄”的符号化表达。其跨时代、跨媒介的传播,印证了苏轼词作的永恒魅力。

重点提示:学习此词需结合苏轼生平(黄州时期)与宋代历史背景,方能深入理解其情感内核。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相关推荐

  • 小说出现的诗有哪些?文学作品中的嵌入式诗歌研究

    小说出现的诗有哪些?文学作品中的嵌入式诗歌研究 引言 在文学作品中,嵌入式诗歌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既丰富了文本的层次感,又增强了情感表达或主题深化。从古典小说到现代文学,许多作家通过嵌入诗歌来塑造人物、推动情节或传递哲学思考。本文将探讨小说中常见的嵌入式诗歌类型,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其功能与意义。 一、嵌入式诗歌的主要类型 1. 人物创作的诗歌 许多小…

    2025年5月31日
    550
  •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何历史典故?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出自《孟子·梁惠王下》,是一个具有深刻历史典故的表述,涉及周文王与齐宣王关于治国理念的讨论。以下是该历史典故的详细解释: 典故背景 齐宣王向孟子询问关于周文王治国的故事,特别是关于周文王狩猎场(即“文王之囿”)的规模及其与民众的关系。孟子借此机会,通过对比周文王和齐宣王的治国方式,阐述了仁政与民本思想的重要性。 典故内容 齐宣王问孟子:“…

    2025年1月1日
    2110
  • 花有关的诗句中哪句最绚烂?

    关于花的诗句中,若要挑选一句最绚烂的,我会选择这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全诗如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诗句解析: 色彩绚烂:诗句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描绘了西湖六月中,荷叶接天连日,一片碧绿无边的景象,色彩鲜明而广阔。“映日荷花别样红”则进一…

    2024年12月30日
    1700
  • 司马光的诗句中有哪些值得品味的?

    司马光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的诗句以清新自然、平淡含蓄为特色,富含哲理和情趣。以下是一些值得品味的司马光的诗句: 一、抒怀言志类 《客中初夏》 诗句:“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品味:这首诗以初夏时节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雨后初晴的清新景象和葵花向日而倾的坚定姿态,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忠贞之心和对政…

    2024年12月11日
    2100
  • 上官婉儿诗作考据:巾帼宰相的文学遗产探微

    上官婉儿诗作考据:巾帼宰相的文学遗产探微 一、上官婉儿的文学地位与历史背景 上官婉儿(664年-710年)是唐代著名的女诗人、政治家,被誉为“巾帼宰相”。她出身名门(祖父上官仪为初唐宰相),却因家族获罪没入宫廷,凭借才华得到武则天赏识,成为中宗朝的实际掌权者之一。她的诗作兼具宫廷雅致与个人情感,是唐代女性文学的重要代表。 重点内容:上官婉儿的特殊身份使其诗作…

    2025年4月27日
    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