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忽成行来自哪首诗?

Random Image

儿女忽成行的出处及文化内涵解析

# 诗句来源考证

“儿女忽成行”出自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赠卫八处士》。该诗创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拜访老友卫八时所作,全诗共十六句,完整上下文为:

>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 诗句深层含义

1. 时间意象:”忽”字凸显时光飞逝的震撼感,上次相见友人尚未婚配,再见时子女已成群
2. 战乱背景:在安史之乱的动荡中,寻常人家的生息繁衍更显珍贵
3. 生命对照:与”访旧半为鬼”形成强烈反差,展现乱世中的生命延续

重点内容:该句通过日常家庭场景,深刻揭示了战乱年代中普通人既脆弱又坚韧的生命状态。

# 实际应用案例

现代文化中的化用

1. 影视作品
– 电视剧《人世间》第28集片尾字幕引用此句,表现周家三代人的生命更迭
– 纪录片《人生第一次》用此句作为”结婚篇”章节标题

2. 文学创作
– 作家迟子建在《白雪乌鸦》后记中化用此句,描述东北鼠疫后的人口恢复
– 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在《杜甫私记》中专门分析该句的叙事张力

3. 社会现象
– 2020年疫情后生育率回升时,《新京报》专栏以”儿女忽成行的当代解读”探讨特殊时期的生育选择
– 台湾教育部门曾用此句宣传”多子女家庭教育补助计划”

重点内容:当代运用多聚焦于时间流逝与生命传承的主题,剥离了原诗的战争背景,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 诗句艺术特色

| 特征 | 具体表现 |
|————|————————–|
| 白描手法 | 不加修饰的日常场景呈现 |
| 时空压缩 | 二十载光阴凝练为五个字 |
| 情感反差 | 惊喜中隐含沧桑感 |
| 典型杜诗风格 | 以家常语写深沉人生 |

该句充分体现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以最朴实的语言道出最普遍的人生体验,这是其能穿越时空引发共鸣的根本原因。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相关推荐

  • 村居的意思,如何理解这首诗?

    “村居”一词有多重含义,既可以指寓居乡村,也可以指乡村的住宅,还可以泛指乡村、村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村居”常被用作描绘田园风光和乡村生活的意象。 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便是一首以“村居”为背景,描绘早春二月乡村景色的佳作。全诗如下: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对《村居》的理解: 诗意解读: 首句“草长莺飞二月天”:…

    2025年1月5日
    1920
  • 倡导平等的诗词有哪些?

    倡导平等的诗词有很多,它们通过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对平等理念的追求和向往。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倡导平等的诗词: 作者 诗句 朝代 诗名 白居易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唐 《鸟》 唐代某诗人 天下事,坏于懒于私。 唐 – 顾况 平等冤亲同 唐 《从江西至彭蠡入浙西淮南界道中寄齐相公》 唐代某诗人 一…

    2024年11月27日
    2480
  • 蒲松龄诗词有哪些?聊斋先生不为人知的诗性人生

    蒲松龄诗词有哪些?聊斋先生不为人知的诗性人生 一、蒲松龄的诗词创作概览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以《聊斋志异》闻名于世,但其诗词创作同样值得关注。他一生创作诗歌千余首、词百余阕,题材涵盖咏史、抒怀、田园、讽喻等,展现了“诗言志”与“词抒情”的双重艺术追求。 重点内容:蒲松龄的诗词风格质朴深沉,常借古讽今,反映民间疾苦与个人际遇,与其…

    2025年5月29日
    690
  • 李白八句诗经典:《蜀道难》的奇绝想象

    李白八句诗经典:《蜀道难》的奇绝想象 一、《蜀道难》的文学地位 李白的《蜀道难》被誉为“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巅峰之作”,以其雄奇奔放的想象和恢弘壮阔的意境,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瑰宝。诗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更是千古传诵,奠定了其在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 二、奇绝想象的三大表现 1. 夸张与神话的融合 李白以夸张手法描绘蜀道险峻,如“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

    2025年4月17日
    1060
  • 讴歌党的诗有哪些?红色诗歌中的信仰史诗

    讴歌党的诗有哪些?红色诗歌中的信仰史诗 一、红色诗歌的历史背景与核心主题 红色诗歌是中国革命与建设历程的文学见证,以歌颂中国共产党、弘扬革命精神为核心主题。这类诗歌诞生于烽火岁月,发展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至今仍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其特点包括:– 讴歌党的领袖(如毛泽东、邓小平等);– 颂扬革命精神(如长征、抗战、改革开放);&#…

    2025年5月8日
    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