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影成三人是哪首诗?

对影成三人是哪首诗?

1. 诗歌出处与作者

“对影成三人”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这首诗是李白浪漫主义风格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月下独饮的场景,展现了诗人旷达孤寂的情怀。

重点内容
– 作者:李白(唐代“诗仙”)
– 诗题:《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 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2. 全诗内容与翻译

原文:

>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白话翻译

在花丛间摆一壶酒,独自饮酒无人相伴。
举起酒杯邀请明月,加上影子便成了三人。
明月不懂饮酒之乐,影子也只是徒然跟随。
暂且以明月和影子为伴,及时行乐不负春光。
我歌唱时明月徘徊,我起舞时影子凌乱。
清醒时一同欢乐,醉后便各自离散。
愿与明月、影子结为忘情之友,相约在遥远的银河相会。

3. 诗歌赏析与重点分析

艺术特色

1. 浪漫想象:将“月”和“影”拟人化,虚构出三人共饮的场景,体现李白的天马行空。
2. 孤独与豁达的冲突:表面写“行乐”,实则暗含无人理解的孤寂,但诗人以豁达态度化解。
3. 语言简练生动:如“对影成三人”一句,仅五字便勾勒出奇幻画面。

实际案例

文化引用:现代影视剧常引用此句表现角色孤独(如《长安三万里》中李白独酌片段)。
教育应用:该诗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作为“借景抒情”的典型范例。

4. 类似诗句拓展

李白其他表达孤独的诗句: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5. 总结

“对影成三人”不仅是李白诗歌的经典意象,更成为中国文化中“以物为友”的象征。其背后的孤独感与浪漫情怀,至今仍引发读者共鸣。

重点提示:学习此诗时,需结合李白的生平(如仕途失意、豪放不羁)理解其深层情感。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29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29

相关推荐

  • 李清照的前后期词风有何巨大转变?

    李清照词风的巨大转变:从清丽婉约到沉郁苍凉 引言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女词人。其创作生涯以靖康之变(1127年) 为界,可分为泾渭分明的两个时期。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题材选择上,更深刻地反映在情感基调、艺术手法和审美境界的全面革新。 前期词风:清丽明快与闺阁情怀 生活背景与创作环境 前期指李清照婚前至南渡前(约110…

    9分钟前
    00
  • 如果只能选十首诗词代表中国,你会选哪些?

    如果只能选十首诗词代表中国,你会选哪些? 中国诗词浩如烟海,从《诗经》的质朴到唐诗的雄浑,再到宋词的婉约,每一首经典都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精髓。若仅选十首代表中国,需兼顾历史深度、艺术成就、文化象征与普世价值。以下精选的十首作品,以时间顺序排列,辅以案例分析,展现中国诗词的永恒魅力。 一、《诗经·关雎》(先秦) 关键词:诗歌源头、礼乐精神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

    3天前
    30
  • 关于黄河孤城的诗有哪些?边塞诗中的壮阔与孤寂意象

    关于黄河孤城的诗有哪些?边塞诗中的壮阔与孤寂意象 一、黄河孤城在边塞诗中的文化象征 黄河与孤城是唐代边塞诗的核心意象组合,二者共同构建了壮阔与孤寂并存的审美空间。– 黄河象征中原文明的奔腾不息,亦暗喻征人离乡的绵长愁绪。– 孤城则凸显戍边将士的孤独与坚韧,常与“绝域”“荒戍”等词并置,强化边塞的苍凉感。 二、经典诗作中的黄河孤城意象 …

    2025年6月11日
    1000
  • 元代“杂剧四大爱情剧”是哪四部?

    元代“杂剧四大爱情剧”深度解析 概述 元代杂剧作为中国戏曲史上的第一座高峰,涌现出众多脍炙人口的爱情题材作品。其中《西厢记》《拜月亭》《墙头马上》《倩女离魂》被后世学者并称为”杂剧四大爱情剧”,它们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元代社会对爱情与礼教冲突的思考。 四大爱情剧详解 《西厢记》 王实甫创作的《西厢记》被誉为”杂剧之冠&#…

    2025年11月2日
    220
  • 写泰山的诗有哪些?诗词中的泰山雄姿

    诗词中的泰山雄姿:历代文人笔下的五岳之首 一、泰山在诗词中的文化地位 泰山作为”五岳之首”,自古便是帝王封禅圣地与文人精神寄托,在诗词中形成了”崇高雄浑”的审美意象。《诗经·鲁颂》最早记载”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奠定了其文化符号地位。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8221…

    2025年4月14日
    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