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影成三人是哪首诗?
1. 诗歌出处与作者
“对影成三人”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这首诗是李白浪漫主义风格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月下独饮的场景,展现了诗人旷达孤寂的情怀。
重点内容:
– 作者:李白(唐代“诗仙”)
– 诗题:《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 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2. 全诗内容与翻译
原文:
>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白话翻译:
在花丛间摆一壶酒,独自饮酒无人相伴。
举起酒杯邀请明月,加上影子便成了三人。
明月不懂饮酒之乐,影子也只是徒然跟随。
暂且以明月和影子为伴,及时行乐不负春光。
我歌唱时明月徘徊,我起舞时影子凌乱。
清醒时一同欢乐,醉后便各自离散。
愿与明月、影子结为忘情之友,相约在遥远的银河相会。
—
3. 诗歌赏析与重点分析
艺术特色:
1. 浪漫想象:将“月”和“影”拟人化,虚构出三人共饮的场景,体现李白的天马行空。
2. 孤独与豁达的冲突:表面写“行乐”,实则暗含无人理解的孤寂,但诗人以豁达态度化解。
3. 语言简练生动:如“对影成三人”一句,仅五字便勾勒出奇幻画面。
实际案例:
– 文化引用:现代影视剧常引用此句表现角色孤独(如《长安三万里》中李白独酌片段)。
– 教育应用:该诗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作为“借景抒情”的典型范例。
—
4. 类似诗句拓展
李白其他表达孤独的诗句:
–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
–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
5. 总结
“对影成三人”不仅是李白诗歌的经典意象,更成为中国文化中“以物为友”的象征。其背后的孤独感与浪漫情怀,至今仍引发读者共鸣。
重点提示:学习此诗时,需结合李白的生平(如仕途失意、豪放不羁)理解其深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