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离原山草是哪首诗?

Random Image

离离原山草是哪首诗?

1. 诗歌出处与背景

“离离原山草”并非完整的诗句,而是对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名句的误记或改编。原诗的正确开篇为: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这首诗是白居易16岁时的应试之作,通过描写古原野草的顽强生命力,表达送别友人的深情。

2. 原诗全文与解析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重点内容解析
“离离”: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野火”二句:成为千古名句,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
后四句:由写景转入送别主题,以“萋萋”呼应开篇的“离离”。

3. 误记案例与原因分析

实际案例

– 网络搜索中常见误记为“离离原山草”,可能与方言发音(如“上”与“山”混淆)或记忆偏差有关。
– 部分自媒体文章引用错误版本,导致以讹传讹。

重点纠正
正确版本应为“原上草”而非“原山草”,因“原上”指草原的地势平坦开阔,与诗意更契合。

4. 诗歌的艺术价值

意象运用:以“草”为核心意象,贯穿自然轮回与人间离别。
语言风格:朴素自然,符合白居易“老妪能解”的创作主张。
影响:诗句“野火烧不尽”被广泛引用,成为顽强生命力的代名词。

5. 延伸学习建议

– 对比阅读白居易其他送别诗,如《琵琶行》《钱塘湖春行》。
– 关注唐代“赋得体”诗的创作特点(指定题目、限韵作诗)。

重点提示:古诗词学习中需注意版本校勘,避免因误记影响理解。

(0)
上一篇 3天前
下一篇 3天前

相关推荐

  • 本是根生相煎何太急是哪首诗?

    本是根生相煎何太急是哪首诗? 诗歌出处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出自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的《七步诗》。这首诗是曹植在兄长曹丕逼迫下,于七步之内所作,以豆萁煮豆为喻,表达了对兄弟相残的悲愤之情。 原文及翻译 《七步诗》原文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翻译 用豆萁(豆秆)煮豆子,豆子在锅中哭泣。我们本是同根所生,为何要如此急切地互相残害…

    2025年6月24日
    150
  • 写万的诗有哪些?经典作品与创作背景解析

    写万的诗有哪些?经典作品与创作背景解析 一、古诗中“万”的意象与经典作品 “万”在古诗词中常象征宏大、壮阔或无限,既用于写景(如“万里山河”),也用于抒情(如“万般愁绪”)。以下为代表性作品: 1. 杜甫《登高》 名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杜甫晚年漂泊夔州时,以“万里”极言漂泊之远,叠加“悲秋”“多病”,强化…

    2025年5月28日
    460
  • 唐朝寒门诗人代表作:科举制度下的文学突围

    唐朝寒门诗人代表作:科举制度下的文学突围 一、科举制度与寒门诗人的崛起 唐朝科举制度的完善为寒门士子提供了上升通道,打破了魏晋以来门阀垄断仕途的局面。“诗赋取士”的考核标准,使得诗歌成为寒门文人实现阶层跨越的重要工具。尽管科举竞争激烈,但如王维、孟郊、贾岛等寒门诗人仍通过文学才华脱颖而出。 重点内容:唐代科举虽标榜公平,但寒门诗人仍需依附权贵(如“行卷”风气…

    2025年4月20日
    580
  • 叙事诗与儿童诗的边界:从《孔雀东南飞》到童谣创作

    叙事诗与儿童诗的边界:从《孔雀东南飞》到童谣创作 一、叙事诗与儿童诗的定义与特征 1. 叙事诗:以讲述故事为核心,注重情节完整性和人物塑造,语言风格多样,如《孔雀东南飞》《木兰辞》等古典作品。 – 重点内容:叙事诗常包含复杂的社会背景和情感冲突,如《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悲剧,反映封建礼教压迫。2. 儿童诗:以儿童认知水平和审美需求为…

    2025年4月27日
    600
  • 杜甫情诗有哪些?深情诗句中的爱情观

    杜甫情诗有哪些?深情诗句中的爱情观 一、杜甫情诗的总体特点 杜甫作为“诗圣”,其诗歌以忧国忧民和沉郁顿挫的风格著称,但其中也不乏深情婉约的爱情诗。与李白的浪漫奔放不同,杜甫的情诗更注重现实情感的表达,常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夫妻之情、离别之痛。 重点内容:杜甫的情诗虽数量不多,但情感真挚,常以生活细节为载体,体现对妻子杨氏的深厚感情。 — 二、杜甫经…

    2025年4月22日
    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