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雁入胡天是哪首诗?

Random Image

归雁入胡天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背景

“归雁入胡天”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边塞诗代表作《使至塞上》。该诗是王维于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奉命出使凉州时所作,描绘了塞外壮阔的自然风光和戍边将士的生活场景。

原诗全文

>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二、重点诗句解析

1. “归雁入胡天”
意象:以“归雁”象征漂泊的旅人(诗人自身),“胡天”指西北边塞的异域天空。
情感:暗含诗人对中原的思念与身处边塞的孤寂,反衬塞外苍茫的意境
艺术手法:借景抒情,通过雁群北飞的动态画面,强化空间上的距离感。

2. 关联名句“大漠孤烟直”
该联与“归雁入胡天”共同构成王维边塞诗的经典画面,以简练的笔触展现塞外雄浑景象,被后世誉为“千古壮语”。

三、实际案例:诗歌的现代应用

1. 文学研究
学者李某某在《王维边塞诗的空间叙事》中指出,“归雁入胡天”通过“汉塞”与“胡天”的对比,构建了唐代边疆的文化地理符号。

2. 教育教材
该诗被收录于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教师常以“归雁”意象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古诗中的象征手法

3. 文化传播
2023年央视纪录片《诗词中国》中,以动画还原“归雁入胡天”场景,强化了公众对唐代边塞诗美学的认知。

四、延伸思考

王维此类诗句对后世影响深远,如宋代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即受其启发,印证了边塞诗意象的传承性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相关推荐

  • 军旅诗中的英雄气概:从《木兰诗》到现代战争诗

    军旅诗中的英雄气概:从《木兰诗》到现代战争诗 一、军旅诗的历史渊源与英雄主题 军旅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分支,以英雄气概为核心主题,展现了军人保家卫国、舍生忘死的精神风貌。从《诗经》中的《无衣》到唐代边塞诗,再到现代战争诗,这一传统始终延续。英雄气概不仅体现在战场上的英勇,更包含家国情怀与个人牺牲的崇高感。 二、《木兰诗》:女性英雄的突破性书写 《木兰诗》是…

    2025年4月16日
    750
  • 山水诗有哪些自费元素?山水诗中的生活气息

    山水诗中的自费元素与生活气息 一、山水诗的自费元素解析 山水诗虽以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但诗人常通过自费体验将个人情感与物质投入融入创作,形成独特艺术表现: 1. 游历成本 古代诗人为获取创作素材常需自费远游。如谢灵运任永嘉太守期间,”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其《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经典意象,…

    2025年4月11日
    970
  • 林间小路的诗句哪句最让你向往?

    在林间小路的众多诗句中,有一句特别让我向往,那就是: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它描绘了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通向幽静深远的地方,那里有一座禅房,被繁茂的花木所环绕。这句诗不仅展现了林间小路的静谧与美丽,还寓意着一种超脱尘世、寻求心灵宁静的境界。 每当我读到这句诗时,仿佛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宁静与和谐,仿佛自…

    2024年12月30日
    1810
  • 明代打油诗有哪些?在幽默中遇见民间智慧

    明代打油诗有哪些?在幽默中遇见民间智慧 一、什么是打油诗? 打油诗是一种通俗幽默、不拘格律的民间诗歌形式,语言浅白,常带有讽刺或自嘲意味。其名称源自唐代诗人张打油,但明代是打油诗发展的繁荣期,民间智慧与幽默感在其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重点内容:打油诗的核心特点是口语化、趣味性强,常以生活琐事或社会现象为题材,通过夸张、反讽等手法传递智慧。 — 二、…

    2025年6月1日
    560
  • 唐诗中描写雁的优美诗句

    唐诗中描写雁的优美诗句众多,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例子: 杜甫《孤雁/后飞雁》: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这句诗描绘了离群的孤雁孤独无助的情景,它既不饮水也不啄食,只是边飞边叫,声音里饱含对同群伙伴的思念。 李商隐《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这句诗以征雁和蝉的消失为标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同时也寄托了诗人的某种思绪。 高适《别董大二首》: …

    2024年12月15日
    2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