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角数枝梅是哪一首诗?

Random Image

墙角数枝梅是哪一首诗?

1. 诗歌出处与作者

“墙角数枝梅”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全诗如下:

>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这首诗是王安石晚年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写梅花在严寒中傲然绽放的形象,寄托了诗人高洁坚韧的品格。

2. 诗歌解析与重点内容

意象分析
“墙角”象征边缘或不被重视的环境,暗示梅花(或诗人自身)的孤高。
“凌寒”突出梅花不畏严寒的品格,标红强调其精神内核。
艺术手法
后两句通过“雪”与“暗香”的对比,以嗅觉通感强化梅花的独特魅力。

3. 实际案例:诗歌的现代应用

教育领域
该诗常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用于培养学生对咏物诗的鉴赏能力。例如,某教师通过对比《梅花》与陆游《卜算子·咏梅》,引导学生理解不同诗人笔下的梅花意象。
文化传播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张艺谋以“梅花”为视觉元素,灵感部分来源于此诗,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坚韧精神。

4. 延伸思考

王安石的诗作常以简练语言寓含深意,《梅花》正是其“以少总多”风格的典型体现。读者可通过对比其他咏梅诗(如林逋《山园小梅》),进一步体会宋代咏物诗的多样性。

重点总结
– 诗句出自王安石《梅花》,五言绝句。
– 核心主题:孤傲、坚韧与高洁
– 现代价值:文化符号与精神象征。

(0)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1天前

相关推荐

  • 带有绵的诗句,有哪些温柔细腻的表达?

    带有“绵”的诗句中,有许多温柔细腻的表达,它们通过“绵”字的独特韵味,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柔情与细腻。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例子: 1. 描绘情感的缠绵与细腻 诗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白居易《长恨歌》) 解析:这句诗中的“绵绵无绝期”表达了情感的缠绵与细腻,形容了深深的怨恨如同连绵不断的丝线,没有尽头。 2. 描绘景物的柔和与细腻 诗句:“长松…

    2024年12月21日
    1840
  • 繁华事散逐香尘,何以形容世事无常?

    “繁华事散逐香尘”这一句本身便富有诗意地描绘了世事无常的景象。若要进一步形容世事无常,可以围绕这句诗的意境进行拓展和深化。以下是一个可能的描述: 繁华事散逐香尘,世事如梦幻泡影。昨日喧嚣今何在,唯余残影伴风鸣。 在这里,“世事如梦幻泡影”借用了佛教中的典故,比喻世事如同梦境、幻象、泡沫和影子一样短暂无常,难以捉摸。接着,“昨日喧嚣今何在”直接提出了对过往繁华…

    2025年1月5日
    1420
  • 女娲炼石补天处出自哪首诗?

    女娲炼石补天处的出处考据 一、诗句来源与背景 “女娲炼石补天处”这一典故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李凭箜篌引》。该诗是李贺听乐师李凭演奏箜篌后创作的著名音乐诗,通过神话意象展现音乐的非凡魅力。 原诗全文: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

    1天前
    40
  • 有哪些是关于新年的诗?诗词中的年味与新春祝福

    诗词中的年味与新春祝福:经典新年诗歌赏析 # 一、新年诗词的文化内涵 新年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记录了古人对时间更迭的感悟,更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和精神寄托。这些作品往往通过岁时节令的描写,展现人们对辞旧迎新、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 从《诗经》时代开始,中国人就有在岁末年初吟诗作赋的传统。发展到唐宋时期,新年诗词达到艺术高峰,成为文人雅士抒发情感、寄…

    2025年6月13日
    220
  • “君子之交淡如水”出自何处?解析《庄子》的交友哲学

    君子之交淡如水:溯源与《庄子》交友哲学解析 一、“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出处考据 “君子之交淡如水”最早见于《庄子·山木》篇。原文记载:> “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庄子通过对比“水”与“甜酒”(醴)的意象,揭示交友的本质:真正的友谊因纯粹而长久,…

    2025年4月15日
    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