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挑灯看剑是哪首诗?

Random Image

梦里挑灯看剑是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梦里挑灯看剑”出自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他闲居江西带湖时期,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悲愤与对戎马生涯的怀念。

重点内容
– 作者:辛弃疾(1140-1207),南宋豪放派词人、抗金将领。
– 词牌名:《破阵子》,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
– 创作背景:辛弃疾被罢官后,好友陈亮(字同甫)来访,二人共论恢复中原之志,此词为赠友抒怀之作。

二、全词原文与翻译

原文: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翻译:

“醉里挑灯看剑”:醉酒后拨亮灯火,凝视宝剑。
“梦回吹角连营”:梦中回到号角声响彻军营的战场。
– 后文描绘了沙场点兵、战马飞驰的壮阔场景,最终以“白发已生”收尾,突显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重点内容
– 核心意象:“剑”象征戎马生涯,“白发”暗指年华老去、壮志难酬。
– 艺术手法:虚实结合,从豪迈的梦境回归苍凉的现实。

三、实际案例:诗词的现代应用

案例1:文学研究

学者通过分析“挑灯看剑”的意象,指出辛弃疾词中“剑”与“灯”的对比(冷兵器与温暖光源),反映了其内心矛盾(豪情与孤独)。

案例2:文化传播

– 2023年电视剧《辛弃疾1162》引用此词作为片尾曲,强化主角的悲壮形象。
– 武侠小说常化用此句,如金庸《射雕英雄传》中描写侠客夜读剑谱的场景。

重点内容
– 该词的影响力跨越古今,成为英雄情怀的经典符号。

四、总结

“梦里挑灯看剑”以凝练的语言和强烈的情感,展现了辛弃疾作为“词中之龙”的创作高度。其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至今仍为读者与研究者所推崇。

(0)
上一篇 2天前
下一篇 2天前

相关推荐

  • 先秦时代有哪些诗?从《弹歌》到《诗经》的源头

    先秦时代的诗歌:从《弹歌》到《诗经》的源头 一、先秦诗歌的起源与背景 先秦时代(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是中国诗歌的萌芽期,这一时期的诗歌以口头传唱为主,内容多反映原始劳动、祭祀活动和部落生活。由于文字尚未普及,早期诗歌大多散佚,仅少数通过后世文献得以保存。 重点内容:先秦诗歌的源头可追溯至原始社会的劳动歌谣,如《弹歌》,而《诗经》则是先秦诗歌的集大…

    2025年5月23日
    410
  • 风宁的诗有哪些特点?新生代诗人的自然叙事

    风宁的诗有哪些特点?新生代诗人的自然叙事 一、自然意象的深度运用 风宁的诗歌以自然意象为核心,常通过山川、草木、风雨等元素构建诗意空间。例如,在《松林笔记》中,她写道:> “松针落进溪水,/ 时间便有了形状。”“松针”与“溪水”的意象组合,既呈现了自然的静谧,又隐喻了时间的流动性与可塑性。 二、叙事与抒情的交融 风宁的诗常以碎片化叙事展开,将个人记忆与…

    2025年5月8日
    470
  • 范仲淹给岳阳的诗有哪些?先天下之忧的文学实践

    范仲淹给岳阳的诗有哪些?先天下之忧的文学实践 一、范仲淹与岳阳的文学渊源 范仲淹(989—1052),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其名篇《岳阳楼记》千古传诵,奠定了岳阳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尽管范仲淹本人并未亲自到过岳阳,但应好友滕子京之邀所作的这一散文,却成为岳阳文化的核心符号。 1. 《岳阳楼记》中的诗歌元素 《岳阳楼记》虽为散文,但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

    2025年6月15日
    210
  • 关于山上的诗有哪些?登高望远时的诗意抒怀

    关于山上的诗有哪些?登高望远时的诗意抒怀 一、登高望远的诗歌传统 登高望远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主题之一,诗人常借山的巍峨与视野的开阔,抒发壮志豪情、人生感慨或思乡之情。这一传统可追溯至《诗经》中的“陟彼高冈,我马玄黄”,至唐宋时期达到巅峰。 二、经典“山上诗”案例解析 1. 杜甫《望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千古名句,通过攀登泰山的想象,表达了诗人积…

    2025年6月1日
    320
  • 梅子杏花黄出自哪一首诗?

    梅子杏花黄出自哪一首诗? 重点内容 – “梅子杏花黄”出自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这首诗是范成大晚年退居石湖时创作的田园组诗之一,描绘了江南初夏的田园风光。– 诗中通过“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等意象,展现了初夏时节的生机与宁静。 诗歌全文及赏析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梅子金黄杏子肥,…

    2天前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