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重阳日出自哪首诗?

待到重阳日出自哪首诗?

诗歌出处

“待到重阳日” 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全诗如下:

>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重点内容解析

1. 诗歌背景
– 这首诗是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时所作,描写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友情的真挚。
“重阳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是古人登高赏菊的传统节日。

2. 名句意义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留恋和对友人邀约的欣然回应。
“就菊花”暗含赏菊、饮酒的习俗,展现了唐代文人的雅趣。

实际案例:重阳节的文化传承

现代应用
在当代,重阳节被定为“老年节”,许多地方会组织登高、赏菊、敬老等活动。例如:
– 北京香山公园每年重阳节举办菊花展,吸引数万游客。
– 学校常开展“尊老爱老”主题活动,传承诗中的人文精神。

文学引用
这句诗常被用于描述友情或节日氛围,如:
> “正如孟浩然所言,‘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我们约定明年再聚。”

总结

《过故人庄》以质朴的语言展现了田园之美,而“待到重阳日”一句更成为重阳文化的经典符号。其影响力从唐代延续至今,体现了诗歌与民俗的深度融合。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28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28

相关推荐

  • 后人对宋江的诗有哪些?水浒英雄在诗歌中的形象重塑

    后人对宋江的诗有哪些?水浒英雄在诗歌中的形象重塑 一、宋江及其诗歌在后世的接受与评价 宋江作为《水浒传》的核心人物,其形象在历史与文学中经历了多次重构。后人对宋江的诗歌创作主要集中在对其忠义、矛盾性格的咏叹,同时也反映了不同时代对水浒英雄的价值观重塑。 1. 明清文人的题咏 明清时期,文人常以宋江为题材作诗,突出其“忠义两难全”的悲剧性。例如:> **…

    2025年6月13日
    1050
  • 关汉卿《窦娥冤》中的“六月飞雪”为何能感天动地?

    好的,这是一篇关于关汉卿《窦娥冤》中“六月飞雪”意象的专业分析文章。 感天动地的冤屈:《窦娥冤》中“六月飞雪”的象征力量与艺术真实 关汉卿的《窦娥冤》作为中国古典悲剧的巅峰之作,其震撼人心的力量不仅在于情节的曲折,更在于它成功塑造了一位以个体生命对抗整个黑暗社会的女性形象。剧中,窦娥临刑前发出的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尤其是“六月飞雪”这一…

    2025年11月2日
    220
  • 从军戍边的诗有哪些诗?军旅生涯的诗歌见证

    从军戍边的诗有哪些诗?军旅生涯的诗歌见证 一、古代军旅诗歌的经典代表 中国古代诗歌中,军旅题材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描写从军戍边的作品,既展现了将士的豪情壮志,也记录了战争的残酷与思乡之情。以下是几类典型代表: 1. 盛唐边塞诗派 – 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重点内容:* 以壮阔的边…

    2025年4月19日
    1670
  • 古代官员的诗有哪些特点?庙堂与江湖的诗意平衡

    古代官员的诗有哪些特点?庙堂与江湖的诗意平衡 一、古代官员诗的双重身份特质 古代官员兼具“士人”与“官僚”双重身份,其诗歌创作往往体现以下特点:1. 政治性与抒情性的交织:官员诗常隐含仕途感慨,如杜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动荡结合。2. 形式工整与用典严谨:受科举考试影响,官员诗多遵循格律,如王安石《登飞来峰》以对仗工整展现庙…

    2025年4月22日
    1300
  • 描写冬的诗有哪些?冬日诗词的意境全收录

    描写冬的诗有哪些?冬日诗词的意境全收录 一、冬日诗词的经典意象 冬季在诗词中常通过寒雪、枯木、孤灯、梅香等意象传递独特意境,既表现肃杀寂寥,也蕴含坚韧希望。以下是核心分类: 1. 寒雪凛冬 – 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以极简笔墨勾勒空寂雪景。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将雪…

    2025年4月14日
    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