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岛推敲原文出自哪首诗?

Random Image

贾岛“推敲”典故的原文出处探究

一、典故来源与历史背景

“推敲”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创作典故,反映了唐代诗人对诗歌语言的极致追求。该典故最早记载于五代时期何光远《鉴诫录》卷八“贾忤旨”条,后经宋代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四十、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五等文献转载。

二、原始文献记载

1. 《鉴诫录》原始记载

重点内容
> “(贾岛)忽一日于驴上吟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初欲著’推’字,或欲著’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作’推’字手势,又作’敲’字手势。不觉行半坊。观者讶之,岛似不见。时韩吏部权京兆尹,岛不觉冲至第三节。”

2. 诗歌完整文本

该典故出自贾岛《题李凝幽居》五律:
>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三、文本分析案例

案例1:字义比较

“推”字:体现僧人归寺的熟悉感,动作自然随意,符合“幽居”意境
“敲”字:制造声响对比静夜,形成“以动衬静”的艺术效果(韩愈最终建议采用)

案例2:音韵分析

| 字词 | 声调 | 韵部 | 效果 |
|——-|——|——|——|
| 推 | 平声(灰韵) | 阴柔 | 平稳但稍显平淡 |
| | 平声(肴韵) | 响亮 | 打破静谧的听觉张力 |

四、后世影响

1. 文学理论:成为“炼字”的典范案例(参见《苕溪渔隐丛话》)
2. 语言发展:现代汉语中“推敲”一词即源于此典
3. 跨文化传播:日本松尾芭蕉俳句创作也受此影响

五、学术争议

近年有学者提出:
– 可能混淆贾岛《宿山寺》中“僧推月下门”句
– 韩愈任京兆尹时贾岛已去世的时间矛盾
– 但主流学界仍以《题李凝幽居》为公认出处

重点结论:该典故生动展现了唐代诗人“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创作态度,其原始文本价值已超越单纯的字词选择,成为中华美学的经典范式。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相关推荐

  • 灯火阑珊出自哪首诗?

    灯火阑珊出自哪首诗? 一、出处与原文 “灯火阑珊”出自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这首词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南宋时期,通过描绘元宵节的繁华景象,反衬出作者内心的孤高与落寞。 原文节选:>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二、词句解析 1. “灯火阑珊”的含义: – “阑珊”意为稀疏、零…

    2025年6月28日
    370
  • 你最喜欢哪首诗?

    论我最喜爱的诗歌:《春江花月夜》的永恒魅力 一、诗歌选择的标准 在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中,选择一首最喜爱的作品并非易事。审美价值、情感共鸣和思想深度是我评判的核心标准。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以其“孤篇压全唐”的艺术成就,成为我的首选。 二、《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特色 1. 意象的完美融合 诗中“春江”“花月”“夜”三大意象交织,构建出空灵澄澈的意境。例如:&g…

    2025年6月26日
    510
  • 李白描写黄河的壮丽诗句

    李白,作为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中不乏对黄河这一中华母亲河壮丽景色的描绘。以下是一些李白描写黄河的壮丽诗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出自《将进酒·君不见》。这句诗描绘了黄河之水从天上倾泻而下,奔流不息,最终汇入大海的壮阔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黄河的无限赞美。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出自《公无渡河》。这句诗写出了黄河从昆仑山发…

    2024年12月16日
    1750
  • 关于秋天现代的诗有哪些?感受当代诗人笔下的季节沉思

    关于秋天现代的诗有哪些?感受当代诗人笔下的季节沉思 一、现代诗歌中的秋天意象 秋天在当代诗人笔下不仅是自然季节的变迁,更承载着生命哲思、时光流逝与情感沉淀的复杂内涵。现代诗歌通过独特的语言和意象,赋予秋天新的审美维度。 重点内容:– 孤独与丰收的辩证:如海子《秋天》中“秋天的风/从山坡上滚过”,将荒凉与丰饶并置。– 都市化的秋意:北岛…

    2025年6月4日
    660
  • 诗有哪些表现手法?诗歌创作技巧的全方位解析

    诗有哪些表现手法?诗歌创作技巧的全方位解析 一、诗歌的表现手法分类 诗歌的表现手法是诗人表达情感、塑造意象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1. 赋比兴 – 赋:直陈其事,直接描写。 – 案例:杜甫《石壕吏》中“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直接叙述事件。– 比:比喻,借物喻情。 – 案例: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

    2025年4月15日
    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