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入归林出自哪首诗?

飞鸟入归林出自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

“飞鸟入归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全诗如下: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关键点解析

1. 诗句背景:诗中虽未直接出现“飞鸟入归林”,但“竹喧归浣女”与“莲动下渔舟”通过动态描写,隐含着归巢、返家的意象,与“飞鸟入归林”的意境高度契合。
2. 常见误解:部分读者误记此句为杜甫或李白所作,实为王维田园诗的代表意象。

二、实际案例:诗句的化用与传播

案例1:影视作品引用

– 在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角色曾吟诵“飞鸟各投林”(出自《红楼梦》),因语境相似,常被观众与“飞鸟入归林”混淆。
重点对比
– 王维原句:恬静隐逸的山水意境。
– 化用案例:多用于表达离散、归宿的悲凉感。

案例2:现代诗歌创作

诗人海子在《九月》中写道:“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其“远方”意象与“飞鸟归林”的漂泊与回归形成跨时空呼应。

三、延伸考据

1. 类似意象的诗句
– 陶渊明《饮酒》:“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重点差异:陶诗明写飞鸟,王维则以人事暗喻。
2. 文化影响:该意象成为后世“归隐”主题的经典符号,如国画中常见“飞鸟归林”构图。

四、总结

“飞鸟入归林”虽非王维原句,但其意境根植于《山居秋暝》的隐逸美学。理解此类诗句需结合:
1. 原文语境;
2. 后世化用案例;
3. 意象的跨文化演变。

建议:若需直接引用“飞鸟”意象,可优先选择陶渊明或《红楼梦》的明确出处。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28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28

相关推荐

  • 孤帆一片日边来出自哪首诗?

    孤帆一片日边来出自哪首诗? 诗歌出处与背景 “孤帆一片日边来”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天门山》。全诗如下:>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首诗是李白晚年漫游江南时所作,通过动态的山水描写,展现了天门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豪迈情怀。“日边来”暗含政治隐喻(传说商…

    2025年7月1日
    780
  • 播放诗经的诗有哪些篇章?《关雎》《蒹葭》外的经典咏唱

    《诗经》中可咏唱的经典篇章:超越《关雎》《蒹葭》的文学瑰宝 一、《诗经》的音乐性与咏唱传统 《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皆为配乐歌谣,按《风》《雅》《颂》分类。其中许多篇章至今仍被改编为现代音乐作品,如:– 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中,《桃夭》《子衿》等篇目被谱曲传唱– 台湾作曲家钱南章曾为《伐檀》《硕鼠》创作交响合唱 二、《国…

    2025年5月8日
    1300
  • 诗的表达技巧有哪些?诗词创作手法大全

    诗的表达技巧有哪些?诗词创作手法大全 一、抒情手法 抒情是诗歌的核心功能,通过不同手法传递情感,常见技巧包括: 1. 直抒胸臆 直接表达情感,如李白《将进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通过景物描写隐含情感,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以萧瑟之景抒羁旅之愁。 3. 托物言志 借物象象征志向…

    2025年4月13日
    1170
  • 描写景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景的诗句丰富多样,以下是一些经典之作,它们以精炼的语言描绘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无限魅力: 自然景观 山水之美 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描绘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 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展现了山河的辽阔与人的壮志豪情。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2024年9月22日
    2290
  • 绍兴诗人的诗有哪些?越地诗群的文化基因

    绍兴诗人的诗有哪些?越地诗群的文化基因 一、绍兴诗人的代表作品 绍兴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孕育了众多杰出诗人,其作品兼具地域特色与人文精神。以下是代表性诗人及其作品: 1. 陆游(南宋) – 《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爱国情怀的典范) – 《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

    2025年4月29日
    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