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入归林出自哪首诗?

Random Image

飞鸟入归林出自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

“飞鸟入归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全诗如下: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关键点解析

1. 诗句背景:诗中虽未直接出现“飞鸟入归林”,但“竹喧归浣女”与“莲动下渔舟”通过动态描写,隐含着归巢、返家的意象,与“飞鸟入归林”的意境高度契合。
2. 常见误解:部分读者误记此句为杜甫或李白所作,实为王维田园诗的代表意象。

二、实际案例:诗句的化用与传播

案例1:影视作品引用

– 在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角色曾吟诵“飞鸟各投林”(出自《红楼梦》),因语境相似,常被观众与“飞鸟入归林”混淆。
重点对比
– 王维原句:恬静隐逸的山水意境。
– 化用案例:多用于表达离散、归宿的悲凉感。

案例2:现代诗歌创作

诗人海子在《九月》中写道:“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其“远方”意象与“飞鸟归林”的漂泊与回归形成跨时空呼应。

三、延伸考据

1. 类似意象的诗句
– 陶渊明《饮酒》:“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重点差异:陶诗明写飞鸟,王维则以人事暗喻。
2. 文化影响:该意象成为后世“归隐”主题的经典符号,如国画中常见“飞鸟归林”构图。

四、总结

“飞鸟入归林”虽非王维原句,但其意境根植于《山居秋暝》的隐逸美学。理解此类诗句需结合:
1. 原文语境;
2. 后世化用案例;
3. 意象的跨文化演变。

建议:若需直接引用“飞鸟”意象,可优先选择陶渊明或《红楼梦》的明确出处。

(0)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1天前

相关推荐

  • 关于蝗虫的诗有哪些?灾害记忆的文学书写

    关于蝗虫的诗有哪些?灾害记忆的文学书写 一、蝗灾与文学书写的关联 蝗灾作为自然灾害的典型代表,自古以来便是人类生存的威胁之一。其破坏性不仅体现在农业经济层面,更深刻影响了社会心理与文化记忆。文学作为灾害记忆的重要载体,通过诗歌等形式记录了蝗灾的恐怖、人类的抗争以及对自然的反思。 二、中国古代诗歌中的蝗虫意象 1. 《诗经·小雅·大田》 “去其螟螣,及其蟊贼,…

    2025年4月29日
    610
  • 泉有关的诗句,哪些能洗涤心灵?

    以下是一些与“泉”有关的诗句,它们能够洗涤人的心灵: 王维《山居秋暝》 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赏析: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林洒落,清澈的泉水在石头上潺潺流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清幽的山林景象,清泉的流淌声仿佛能洗净尘世的喧嚣,让人心灵得到净化。 杨万里《小池》 诗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赏析:泉眼悄然无声地流淌着细流,树荫倒映在水面上,…

    2024年12月28日
    1890
  • 古代自荐诗有哪些?毛遂自荐的文学演绎

    古代自荐诗有哪些?毛遂自荐的文学演绎 一、古代自荐诗的起源与功能 自荐诗是中国古代文人向权贵或君主展示才华、谋求仕进的重要媒介。其核心功能是通过文学表达实现自我推销,既体现文人的自信,也反映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灵活性。自荐诗的创作可追溯至先秦,兴盛于唐宋,成为科举制度外的另一条晋身途径。 重点内容:自荐诗通常包含三个要素——1. 才华展示(如诗赋功底);2. …

    2025年4月22日
    630
  • 表达人生的诗有哪些?在诗词中遇见人生哲理

    表达人生的诗有哪些?在诗词中遇见人生哲理 一、诗词中的人生哲学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跨越时空,至今仍能引发共鸣。从李白的豪放洒脱到杜甫的忧国忧民,从苏轼的豁达到陶渊明的淡泊,诗人用文字记录了对生命的思考。 重点内容:诗词不仅是艺术表达,更是人生智慧的浓缩。通过解读经典诗句,我们可以从中获得面对困境、珍惜时光、感悟生命的启示。 二、经典诗词…

    2025年6月1日
    280
  • 《诗经》写石头的诗有哪些?解读先秦诗歌中的自然意象

    《诗经》写石头的诗有哪些?解读先秦诗歌中的自然意象 一、《诗经》中的石头意象概述 《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305篇作品,其中自然意象丰富多样。石头作为重要的自然物象,常被用来象征坚贞、永恒或艰险,体现了先秦先民对自然的观察与情感寄托。 二、《诗经》中直接描写石头的诗篇 1. 《小雅·渐渐之石》 重点内容:此诗以“渐渐之石”起兴,…

    2025年6月4日
    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