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入归林出自哪首诗?

Random Image

飞鸟入归林出自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

“飞鸟入归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全诗如下: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关键点解析

1. 诗句背景:诗中虽未直接出现“飞鸟入归林”,但“竹喧归浣女”与“莲动下渔舟”通过动态描写,隐含着归巢、返家的意象,与“飞鸟入归林”的意境高度契合。
2. 常见误解:部分读者误记此句为杜甫或李白所作,实为王维田园诗的代表意象。

二、实际案例:诗句的化用与传播

案例1:影视作品引用

– 在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角色曾吟诵“飞鸟各投林”(出自《红楼梦》),因语境相似,常被观众与“飞鸟入归林”混淆。
重点对比
– 王维原句:恬静隐逸的山水意境。
– 化用案例:多用于表达离散、归宿的悲凉感。

案例2:现代诗歌创作

诗人海子在《九月》中写道:“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其“远方”意象与“飞鸟归林”的漂泊与回归形成跨时空呼应。

三、延伸考据

1. 类似意象的诗句
– 陶渊明《饮酒》:“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重点差异:陶诗明写飞鸟,王维则以人事暗喻。
2. 文化影响:该意象成为后世“归隐”主题的经典符号,如国画中常见“飞鸟归林”构图。

四、总结

“飞鸟入归林”虽非王维原句,但其意境根植于《山居秋暝》的隐逸美学。理解此类诗句需结合:
1. 原文语境;
2. 后世化用案例;
3. 意象的跨文化演变。

建议:若需直接引用“飞鸟”意象,可优先选择陶渊明或《红楼梦》的明确出处。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相关推荐

  • 道士抗日的诗有哪些?抗战时期道教诗人的爱国篇章

    道士抗日的诗有哪些?抗战时期道教诗人的爱国篇章 一、道教与抗战:宗教与民族大义的结合 抗战时期,许多道教人士不仅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还通过诗歌抒发爱国情怀,展现了宗教人士的民族担当。道教作为中国本土宗教,其“济世利人”的教义与抗战精神高度契合,道士们以笔为剑,创作了大量鼓舞人心的诗篇。 二、著名道教诗人的抗日诗作 1. 李圆通道长:《抗日感怀》 李圆通(1…

    2025年5月1日
    1140
  • 杜甫通俗诗有哪些?诗圣笔下的民生疾苦

    杜甫通俗诗有哪些?诗圣笔下的民生疾苦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以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著称,其中不乏通俗易懂、直击人心的作品。这些诗歌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研究唐代社会的重要史料。 杜甫通俗诗的特点 杜甫的通俗诗具有以下特点:1. 语言平实:多用白话,贴近百姓生活。2. 题材广泛:关注底层民众的苦难,如战争、赋税、饥荒…

    2025年4月24日
    1080
  • 去园诗有哪些?归隐田园的文学表达

    去园诗有哪些?归隐田园的文学表达 一、去园诗的定义与背景 去园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表达归隐田园、远离尘世主题的重要类型,其核心思想源于道家”返璞归真”与儒家”穷则独善其身”的理念。这类诗歌多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农耕生活,抒发诗人对官场倾轧的厌倦和对恬淡生活的向往。 重点内容:去园诗不仅是文学创作,更是古代文人在政治…

    2025年4月24日
    1330
  • 杜少陵五言绝唱是哪首诗?

    杜少陵五言绝唱是哪首诗? 一、杜少陵与五言诗的地位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被尊为“诗圣”,其五言诗以沉郁顿挫、格律精严著称。在众多五言佳作中,《望岳》被誉为“五言绝唱”之一,尤其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成为千古名句。 二、《望岳》的经典性分析 1. 题材与意境: 此诗为杜甫青年时期所作,通过描绘泰山雄姿,抒发了壮志凌云的豪情。诗中“造化钟神秀,…

    2025年7月1日
    400
  • 感时花溅泪是哪一首诗?

    感时花溅泪是哪一首诗? 1. 诗歌背景与出处 “感时花溅泪”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全诗如下: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创作于安史之乱期间(757年),杜甫因战乱被困长安,目睹国家衰败、民生凋敝,借春景抒发了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2. …

    2025年6月27日
    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