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东风放纸鸢是哪首诗?

Random Image

趁东风放纸鸢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背景

“趁东风放纸鸢”出自清代诗人高鼎的七言绝句《村居》。该诗创作于晚清时期,描绘了春日乡村孩童放风筝的生动场景,展现了田园生活的闲适与童趣。

全诗原文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二、重点内容解析

1. 意象分析
“东风”: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为放风筝提供了自然条件。
“纸鸢”:即风筝,是中国传统民俗活动的代表,诗中通过这一意象传递出童真与自由。

2. 艺术特色
– 语言清新明快,画面感极强,后两句尤为传神,“忙趁”二字生动刻画出孩童的急切与欢乐。

三、实际案例:诗歌的现代应用

1. 教育场景
– 小学语文教材常选用此诗,通过“放纸鸢”的意象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感受传统文化。
– 例如,某校春季活动中,教师组织学生朗诵《村居》并亲手制作风筝,深化对诗歌的理解。

2. 文化传播
– 2023年某地“非遗文化节”以《村居》为主题,还原诗中场景,吸引游客体验传统风筝制作,推动诗歌与民俗的结合

四、延伸知识

高鼎的其他诗作多聚焦田园风光,如《早行》《画》等,风格恬淡自然。
– 风筝在中国古代又称“鹞子”,唐代已有放风筝祈福的习俗。

结语
《村居》以简练笔触捕捉生活瞬间,“趁东风放纸鸢”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至今仍为人们提供美的享受与文化共鸣。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相关推荐

  • 古藤老树昏鸦是哪一首诗?

    古藤老树昏鸦是哪一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作者 “古藤老树昏鸦”出自元代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作品是元曲小令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秋思之祖”,以简练的意象组合勾勒出深秋羁旅之愁。 重点内容:– 作品体裁:元曲(小令),而非唐诗或宋词。– 全文共28字,却包含12个意象,形成强烈的画面感。 — 二、全文解析与意象…

    2025年6月24日
    380
  • 类似白居易的诗有哪些?通俗诗风的历史回响

    类似白居易的诗有哪些?通俗诗风的历史回响 一、白居易的诗风特点 白居易(772-846)是中唐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其诗风以通俗平易、贴近民生著称。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语言浅显易懂,内容多反映现实生活。代表作如《卖炭翁》《琵琶行》《长恨歌》等,均以叙事性强、情感真挚、语言流畅为特色。 二、类似白居易的诗人及作品 …

    2025年4月29日
    1020
  • 考试主题诗歌:科举考场与学业励志诗作

    科举考场与学业励志诗作:历史传承与现代启示 一、科举制度与诗歌创作的历史渊源 科举考试作为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核心制度,自隋唐确立至清末废除,持续1300余年。这一制度不仅改变了社会阶层流动方式,更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学创作,特别是科举主题诗歌的繁荣发展。 唐代诗人孟郊的《登科后》是典型案例:“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

    2025年4月18日
    850
  • 冬天很长的诗有哪些?北国风雪入诗的时空延展艺术

    冬天很长的诗有哪些?北国风雪入诗的时空延展艺术 一、引言:冬季诗歌的时空特质 冬季因其漫长的寒冷与肃杀,成为诗人寄托孤寂、坚韧与哲思的独特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冬天很长”的描写往往通过风雪、寒夜、冰封等意象实现时空的延展,形成”心理时间”与”自然时间”的双重张力。 — 二…

    2025年5月4日
    860
  • 12月的诗句,你知道哪些充满冬意的篇章?

    12月,作为一年之末,承载着岁末年初的特有情感与景象,自古以来便是诗人墨客笔下频繁描绘的对象。以下是一些充满冬意的12月诗句: 直接描绘12月或冬季景象的诗句 “秋节新已尽,雨疏露山雪。西峰稍觉明,残滴犹未绝。气侵瀑布水,冻著白云穴。” —— 贾岛《冬月长安雨中见终南雪》 “日晏霜浓十二月,林疏石瘦第三溪。” —— 唐彦谦《第三溪》 “今朝腊月春意动,云安县…

    2024年12月15日
    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