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东风放纸鸢是哪首诗?

趁东风放纸鸢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背景

“趁东风放纸鸢”出自清代诗人高鼎的七言绝句《村居》。该诗创作于晚清时期,描绘了春日乡村孩童放风筝的生动场景,展现了田园生活的闲适与童趣。

全诗原文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二、重点内容解析

1. 意象分析
“东风”: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为放风筝提供了自然条件。
“纸鸢”:即风筝,是中国传统民俗活动的代表,诗中通过这一意象传递出童真与自由。

2. 艺术特色
– 语言清新明快,画面感极强,后两句尤为传神,“忙趁”二字生动刻画出孩童的急切与欢乐。

三、实际案例:诗歌的现代应用

1. 教育场景
– 小学语文教材常选用此诗,通过“放纸鸢”的意象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感受传统文化。
– 例如,某校春季活动中,教师组织学生朗诵《村居》并亲手制作风筝,深化对诗歌的理解。

2. 文化传播
– 2023年某地“非遗文化节”以《村居》为主题,还原诗中场景,吸引游客体验传统风筝制作,推动诗歌与民俗的结合

四、延伸知识

高鼎的其他诗作多聚焦田园风光,如《早行》《画》等,风格恬淡自然。
– 风筝在中国古代又称“鹞子”,唐代已有放风筝祈福的习俗。

结语
《村居》以简练笔触捕捉生活瞬间,“趁东风放纸鸢”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至今仍为人们提供美的享受与文化共鸣。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28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28

相关推荐

  • 于谦的诗有哪些诗?民族英雄的诗坛风采

    于谦的诗有哪些诗?民族英雄的诗坛风采 一、于谦的生平与诗歌创作背景 于谦(1398-1457),字廷益,号节庵,明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作为民族英雄,他在“土木堡之变”后力主抗敌,保卫北京,展现了非凡的胆识与忠诚。他的诗歌创作与其政治生涯紧密相连,既有忧国忧民的深沉感慨,也有高洁自持的个人抒怀。 二、于谦的代表诗作 1. 《石灰吟》 重点内容:这是于…

    2025年4月14日
    1300
  • 大雪诗作精选:哪些诗描绘了雪景的美丽?

    大雪诗作精选:哪些诗描绘了雪景的美丽? 雪景自古以来就是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其纯净、静谧与壮丽的特质激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以下是一些经典诗作,它们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雪的美丽与意境。 一、唐诗中的雪景名篇 1. 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以极简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空灵寂寥的雪景图,“孤舟”与“独钓”的意象更是…

    2025年6月10日
    950
  • 关于植物的课外诗有哪些?拓展语文课堂的诗意自然教育

    关于植物的课外诗有哪些?拓展语文课堂的诗意自然教育 一、植物诗歌的教育价值 植物诗歌是连接语文教学与自然教育的桥梁,既能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又能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通过诗歌中的植物意象,学生可以:– 提升观察力:从诗歌中学习如何细致描述植物的形态与生命力。– 培养审美情趣:感受自然之美,增强环保意识。– 拓展跨学科思…

    2025年6月4日
    1020
  • 唐朝的酒文化如何催生了许多名篇?

    唐朝的酒文化如何催生了许多名篇?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高度繁荣的时期,酒文化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促进了人际交往,还成为文人墨客创作的重要催化剂。在酒的作用下,诗人往往突破常规思维,迸发出惊人的创作灵感,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名篇。 酒文化在唐朝的兴盛 唐朝的酒文化空前繁荣,这与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密切相关。国家统一、经济发达,为酿酒业提供了充足的物质…

    2025年10月25日
    270
  • 有哪些形容兰花的诗?空谷幽兰的诗意化身与品格象征

    空谷幽兰的诗意化身与品格象征: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兰花意象 一、兰花的文化地位与精神内核 兰花位列”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自古被视为高洁品格与隐逸精神的象征。孔子称”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孔子家语》),奠定了其”君子比德“的审美传统。 二、经典诗词中的兰花意象解析 1.…

    2025年5月18日
    1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