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共婵娟是哪首诗?

千里共婵娟是哪首诗?

一、诗词出处

“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经典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此词创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是苏轼为怀念弟弟苏辙而作,全文以明月为意象,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和旷达的人生哲思。

原词节选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标红解析
“婵娟”原指月色美好,此处代指明月
“千里共婵娟”意为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同一轮明月,寄托了对亲人团聚的祝愿。

二、实际案例:现代应用与文化影响

1. 文学引用
– 作家余华在《兄弟》中化用此句,表达角色跨越时空的情感联结。
央视中秋晚会多次以“千里共婵娟”为主题,凸显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如2023年晚会通过卫星连线实现“云端共明月”)。

2. 商业品牌
月饼礼盒常以该句为宣传语(如广州酒家2022年中秋包装设计),强化节日情感共鸣。

3. 国际传播
– 2020年NASA发布中秋月球照片,配文翻译为“Though miles apart, we share the same moon”,成为跨文化传播的典型案例。

三、延伸知识:苏轼与中秋词的地位

《水调歌头》被誉为“中秋词之冠”(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 对比其他中秋诗词:
– 杜甫《月夜》侧重个人离愁,而苏轼词更显豁达胸怀
–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侧重空间辽阔,苏轼则强调时间与情感的永恒性

提示:此句常被误记为李白或杜甫作品,需结合创作背景(苏轼密州任职时期)准确记忆。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千里共婵娟”不仅是经典诗句,更已成为中华文化的情感符号,跨越时空连接古今中外。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28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28

相关推荐

  • 韩愈诗有哪些?唐宋八大家之首的诗词成就

    韩愈诗有哪些?唐宋八大家之首的诗词成就 一、韩愈的诗歌创作概览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人,世称”韩昌黎”,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诗歌创作以雄奇险怪著称,与孟郊并称”韩孟”,开创了”韩孟诗派”。 韩愈现存诗歌300余首,主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中。…

    2025年4月14日
    1090
  • 描写草的诗有哪些?诗词中的草木精神象征

    描写草的诗有哪些?诗词中的草木精神象征 一、经典描写草的诗词摘录 草作为自然界的常见意象,在古诗词中常被赋予丰富的象征意义。以下是一些经典案例: 1.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重点内容:以草的顽强生命力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尤其是”春风吹又生”成为…

    2025年4月15日
    1390
  • 刘诗诗婚礼赞助商有哪些?明星婚礼背后的商业版图

    刘诗诗婚礼赞助商有哪些?明星婚礼背后的商业版图 一、刘诗诗与吴奇隆婚礼的赞助商盘点 2016年,刘诗诗与吴奇隆在巴厘岛举办的“隆诗婚礼”堪称娱乐圈盛事,其背后的商业合作也备受关注。以下是已知的主要赞助商:1. 婚纱与珠宝:Carven定制婚纱(价值约300万人民币)、De Beers钻石珠宝(提供婚戒及配饰)。2. 场地与酒店:巴厘岛Ayana Resort…

    2025年6月1日
    860
  • 杜甫的三别是哪三首诗?

    杜甫的“三别”是哪三首诗? 一、“三别”的文学背景 杜甫(712—770年)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其作品以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著称。“三别”与“三吏”并称为杜甫创作高峰期的代表作,均写于安史之乱期间(759年),通过个体命运折射时代悲剧。 二、“三别”具体指哪三首诗? 1. 《新婚别》 – 主题:通过新婚夫妇的离别,控诉战争对普通家…

    2025年7月1日
    690
  • 猴子诗作仿写赏析:哪些诗作充满童趣?

    猴子诗作仿写赏析:哪些诗作充满童趣? 一、童趣诗作的核心特征 童趣诗作往往以天真烂漫的视角、活泼的语言和充满想象力的意象为特色。这类作品常具备以下特点:1. 拟人化手法:赋予动物或自然现象人类的情感和行为。2. 简洁明快的节奏:多用短句、叠词或重复结构,朗朗上口。3. 夸张与幻想:打破常规逻辑,展现儿童特有的思维方式。 二、经典猴子诗作仿写案例 1. 原诗《…

    2025年6月9日
    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