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共婵娟是哪首诗?

Random Image

千里共婵娟是哪首诗?

一、诗词出处

“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经典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此词创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是苏轼为怀念弟弟苏辙而作,全文以明月为意象,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和旷达的人生哲思。

原词节选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标红解析
“婵娟”原指月色美好,此处代指明月
“千里共婵娟”意为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同一轮明月,寄托了对亲人团聚的祝愿。

二、实际案例:现代应用与文化影响

1. 文学引用
– 作家余华在《兄弟》中化用此句,表达角色跨越时空的情感联结。
央视中秋晚会多次以“千里共婵娟”为主题,凸显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如2023年晚会通过卫星连线实现“云端共明月”)。

2. 商业品牌
月饼礼盒常以该句为宣传语(如广州酒家2022年中秋包装设计),强化节日情感共鸣。

3. 国际传播
– 2020年NASA发布中秋月球照片,配文翻译为“Though miles apart, we share the same moon”,成为跨文化传播的典型案例。

三、延伸知识:苏轼与中秋词的地位

《水调歌头》被誉为“中秋词之冠”(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 对比其他中秋诗词:
– 杜甫《月夜》侧重个人离愁,而苏轼词更显豁达胸怀
–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侧重空间辽阔,苏轼则强调时间与情感的永恒性

提示:此句常被误记为李白或杜甫作品,需结合创作背景(苏轼密州任职时期)准确记忆。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千里共婵娟”不仅是经典诗句,更已成为中华文化的情感符号,跨越时空连接古今中外。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相关推荐

  • 清代送别诗中的经典之作有哪些?体会古人离别的万般愁绪

    清代送别诗中的经典之作有哪些?体会古人离别的万般愁绪 一、清代送别诗的背景与特点 清代送别诗继承了唐宋以来的传统,但在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上更加细腻深沉。由于社会动荡(如明末清初的战乱)和文人际遇的复杂性,送别诗常带有家国之思和身世之悲,情感层次更为丰富。 重点内容:清代送别诗不仅写个人离愁,还常寄托政治隐喻和文化怀旧,如遗民诗人的作品。 — 二、…

    2025年4月23日
    940
  • 2018年夏天有哪些诗?当代诗人笔下的季节记忆与时代印记

    2018年夏天有哪些诗?当代诗人笔下的季节记忆与时代印记 一、2018年夏天的诗歌创作背景 2018年夏天,全球气候异常(如欧洲热浪、中国南方洪涝)与社会文化事件(如世界杯、 MeToo运动蔓延)交织,成为诗人创作的催化剂。当代诗人通过个体经验与集体记忆的碰撞,将季节转化为时代精神的隐喻。 二、代表性诗人与作品分析 1. 余秀华《在夏天的夜里》 &#8211…

    2025年7月13日
    310
  • 罗怀盛诗歌赏析:他的诗作有哪些独特魅力?

    罗怀盛诗歌赏析:他的诗作有哪些独特魅力? 一、罗怀盛诗歌的创作背景与风格定位 罗怀盛作为当代诗坛的重要诗人,其作品植根于闽南文化土壤,同时融合了现代主义的表达手法。他的诗歌以地域性与哲思性的双重特质著称,既展现了闽南生活的细腻图景,又通过意象的提炼传递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典型风格特征:– 语言凝练而富有张力:常通过短句和意象叠加营造诗意空间&#8…

    2025年6月9日
    510
  • 诗经中乡村诗有哪些?三千年前的田园牧歌重现

    诗经中乡村诗有哪些?三千年前的田园牧歌重现 一、诗经中的乡村诗概述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其中不少作品描绘了古代乡村生活,展现了农耕文明的朴素与美好。这些乡村诗主要分布在《国风》和《小雅》中,以田园风光、农事劳作、民风民俗为主题,被誉为“三千年前的田园牧歌”。 二、诗经中的经典乡村诗篇 1. 《豳风·七月》——农事…

    2025年5月8日
    900
  • 抄写防溺水的诗有哪些?安全教育如何融入古典韵律

    抄写防溺水的诗有哪些?安全教育如何融入古典韵律 一、防溺水诗歌精选 安全教育可以通过古典诗词的形式传递,以下是一些兼具教育意义与艺术性的防溺水诗歌: 1. 《防溺水童谣》 *夏日炎炎水清凉,孩童嬉戏莫逞强。* *家长陪同不可少,远离深水保平安。* 2. 《江河警示诗》 *江河汹涌暗流多,勿近险滩听劝歌。* *若遇溺水呼救急,莫逞英雄悔恨拖。* 3. 《游泳安…

    2025年6月22日
    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