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乍寒出自哪首诗?

春暖乍寒的出处及文化内涵解析

一、“春暖乍寒”的诗歌出处

“春暖乍寒”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古诗,而是后人根据古典诗词意境总结的成语化表达。该表述融合了两种经典气候描写:

1. “乍暖还寒”——出自宋代李清照《声声慢》:
>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2. “春寒料峭”——典出唐代韩偓《春尽日》:
>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二、重点语义解析

“乍”:突然、忽然(时间维度)
“暖/寒”:温度剧烈波动(空间维度)
文学功能:通过气候矛盾性隐喻人生际遇或情感起伏

三、实际应用案例

案例1:气象报道专业用语

2023年3月《中国天气网》报道:
> “本周华北地区将出现‘春暖乍寒’现象,15日最高气温18℃,17日受冷空气影响骤降至6℃,建议采用’洋葱式穿衣法'”

案例2:文学创作运用

茅盾文学奖作品《繁花》第四章:
> “梅雨刚过又遇倒春寒,这种春暖乍寒的天气,像极了金宇澄笔下人物命运的起伏不定”

四、延伸文化意象

| 意象类型 | 代表作品 | 表现手法 |
|———|———-|———-|
| 爱情隐喻 | 纳兰性德《采桑子》 |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
| 政治影射 | 杜甫《春望》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 哲学思考 | 苏轼《定风波》 | “料峭春风吹酒醒” |

> 学术注释:台湾大学中文系柯庆明教授在《中国文学的美感》中指出:”这类气候书写本质上是‘情感气象学’,将物理温度转化为心理温度计。”

建议读者在引用时注意:专业论文中建议使用”乍暖还寒”原始出处,大众传播可采用”春暖乍寒”的通俗表达。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28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28

相关推荐

  • 姑苏城外寒山寺是哪首诗?

    姑苏城外寒山寺是哪首诗? 诗歌背景与作者 “姑苏城外寒山寺” 出自唐代诗人张继的七言绝句《枫桥夜泊》。此诗创作于安史之乱后,张继途经苏州寒山寺时,借景抒怀,成为千古名篇。 全诗内容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重点内容解析 1. 姑苏城外寒山寺 – 姑苏:苏州古称,点明地理坐标…

    2025年7月1日
    810
  • 飞在白云端是哪首诗?

    飞在白云端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背景 “飞在白云端”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夜宿山寺》。全诗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山寺之高,展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诗歌风格。 原诗内容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 注:部分版本末句为“飞在白云端”,可能是流传过程中的异文或改编,但主流文献均以“恐惊天上人”为准。 二、诗句解析与重点标红 1. “…

    2025年6月28日
    740
  • 吹海风的诗句如何让人心旷神怡?

    吹海风的诗句之所以能够让人心旷神怡,是因为它们通过细腻的描绘、生动的意象和深远的意境,将海风的轻柔、凉爽以及它所带来的宁静与自由之感,巧妙地传递给读者,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海风拂面的惬意与舒适。以下是对吹海风诗句如何让人心旷神怡的详细分析: 1. 细腻的描绘,感受海风的轻柔 许多描绘海风的诗句,都注重通过细腻的语言,将海风的触感、气息以及它所带来的感受,…

    2024年12月30日
    1880
  • 不是诗的作品有哪些?散文、小说与戏剧的界限

    不是诗的作品有哪些?散文、小说与戏剧的界限 在文学分类中,非诗体作品主要指不以韵律、分行或高度凝练语言为特征的文体,包括散文、小说、戏剧等。这些文体虽共享“非诗”属性,但彼此界限常因创作手法模糊而引发讨论。以下从定义、特征及案例展开分析。 一、散文:自由的非虚构表达 散文以松散结构和真实情感为核心,不依赖情节或角色塑造,形式灵活。其与诗的区别在于:&#821…

    2025年5月30日
    690
  • 播放曹雪芹的诗有哪些?红楼梦外的诗人遗韵

    播放曹雪芹的诗有哪些?红楼梦外的诗人遗韵 一、曹雪芹的诗歌创作概况 曹雪芹不仅是《红楼梦》的作者,还是一位被小说光芒掩盖的诗人。他的诗作现存数量有限,但艺术价值极高,主要分为两类:1. 《红楼梦》中的诗词(如《葬花吟》《好了歌》)2. 散佚的独立诗作(如《题敦诚〈琵琶行传奇〉》) 重点提示:曹雪芹现存完整诗作仅2首,其余多为残句或他人转述,这与其家族被抄后文…

    2025年5月8日
    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