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长城内外是哪首诗?

看长城内外是哪首诗?

1. 诗歌背景与出处

“看长城内外”出自毛泽东的著名词作《沁园春·雪》。这首词创作于1936年2月,毛泽东率红军东征途中,在陕北清涧县袁家沟眺望雪后北国风光时所作。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公开发表,引起轰动,被誉为“千古绝唱”。

重点内容
– 词中“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以磅礴气势描绘了中国北方的壮丽雪景。
– 全词通过写景抒怀,展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豪迈气概和远大抱负。

2. 诗句解析与艺术特色

2.1 意象运用

长城:象征中华民族的历史与坚韧精神。
大河(黄河):代表中华文明的摇篮,突显时空的宏大。
案例
1945年《新民报》刊登此词后,文人柳亚子评价:“毛润之《沁园春》一阙,余推为千古绝唱,虽东坡、幼安,犹瞠乎其后。”

2.2 修辞手法

对仗工整:“长城内外”与“大河上下”形成空间对仗。
虚实结合:从实景(雪景)升华到虚境(“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 历史影响与文化意义

重点内容
– 该词在重庆谈判期间成为文化交锋的焦点,国民党试图组织文人“围剿”,反而扩大了其传播。
– 现被收录于中学语文教材,作为革命浪漫主义文学的典范

案例
2019年国庆70周年庆典中,千人朗诵《沁园春·雪》的片段登上热搜,阅读量超2亿次,印证其持久的感染力。

4. 扩展阅读建议

– 对比阅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体会不同时代的豪放词风。
– 研究文献:参考《毛泽东诗词鉴赏》(臧克家主编)中的详细注解。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看长城内外”不仅是写景名句,更承载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其艺术价值与政治意义至今仍被广泛探讨。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28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28

相关推荐

  • 宋代大晟乐府的创立,对周邦彦等人的格律词创作有何影响?

    宋代大晟乐府的创立及其对周邦彦格律词创作的影响 大晟乐府的设立背景与职能 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朝廷设立大晟乐府这一官方音乐机构,旨在系统整理古乐、创制新声。该机构由精通音律的官员与词人共同组成,主要职能包括:制定标准音律、创制典礼用乐、填词配乐以及规范音乐体系。大晟府的设立标志着宋代宫廷音乐体系的完善,为词体创作提供了官方标准。 对周邦彦格律词创作…

    2025年11月4日
    190
  • 借苔的诗有哪些?微小生命的大诗意

    借苔的诗有哪些?微小生命的大诗意 一、苔藓的文学意象 苔藓虽微小,却在诗歌中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孤独、坚韧、岁月静好。古人常以苔藓寄托对自然与生命的哲思,如刘禹锡《陋室铭》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以苔藓的静谧烘托隐逸之趣。 二、经典借苔诗作赏析 1. 袁枚《苔》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重点内容:袁枚以苔藓…

    2025年5月8日
    1200
  • 初中阶段叙事诗有哪些?在青春启蒙中感受诗歌魅力

    初中阶段叙事诗有哪些?在青春启蒙中感受诗歌魅力 一、初中阶段叙事诗的定义与特点 叙事诗是以叙述故事为核心的诗歌形式,兼具情节性、形象性和抒情性。初中阶段的叙事诗通常语言简练、主题鲜明,适合青少年理解与共鸣,能够帮助学生在情感启蒙和文学审美中成长。 重点内容:初中叙事诗常围绕成长经历、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展开,通过生动的语言和节奏感传递情感与哲理。 &#821…

    2025年6月1日
    1180
  • 诗题上带金字的诗有哪些?解锁诗词中的“含金量”

    诗题上带”金”字的诗有哪些?解锁诗词中的”含金量”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金”字常被用于诗题,既体现物质价值,又承载文化象征。这些”含金”诗题或描绘奢华场景,或寄托高尚情操,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以下从不同角度分析诗题带”金”的经典作品。 …

    2025年4月25日
    1740
  • 梦里挑灯看剑是哪首诗?

    梦里挑灯看剑是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梦里挑灯看剑”出自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他闲居江西带湖时期,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悲愤与对戎马生涯的怀念。 重点内容:– 作者:辛弃疾(1140-1207),南宋豪放派词人、抗金将领。– 词牌名:《破阵子》,原为唐教坊曲,后用…

    2025年7月1日
    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