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天下父母心出自哪首诗?

Random Image

可怜天下父母心出自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可怜天下父母心”并非出自古代诗词,而是清代慈禧太后为母亲富察氏祝寿时所写的一首诗中的名句。全诗如下:
> 世间爹妈情最真,
> 泪血溶入儿女身。
> **殚竭心力终为子,
> 可怜天下父母心!**

这首诗语言质朴,却深刻表达了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与奉献。慈禧虽以政治形象闻名,但此诗展现了她作为女儿的情感一面。

二、诗句的现代解读

1. 文化意义

诗句成为形容父母深情的经典表达,强调父母为子女牺牲自我的普遍性。

2. 社会案例

案例1:高考陪读母亲
2021年新闻报道,安徽一位母亲辞去工作,在中学附近租房三年陪伴孩子备考,每天凌晨5点起床准备早餐,自己仅靠打零工维持生计。她说:“只要孩子能考上好大学,我苦点没关系。”
案例2:农民工父亲的积蓄
某纪录片记录了一位农民工父亲,每月将90%工资寄回老家供子女读书,自己常年住工棚、吃咸菜,十年未买新衣。

三、相关文学对比

虽然此诗非古典诗词,但主题与以下作品相通:
– 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诗经·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四、争议与讨论

部分学者指出,慈禧的统治行为与诗中“父母心”存在矛盾,但更多人认为情感表达需与历史评价分开看待

结语

“可怜天下父母心”跨越时代引发共鸣,其价值在于揭示亲子关系的本质——无条件的爱与付出。无论是历史人物还是普通百姓,这份情感始终如一。

(0)
上一篇 7小时前
下一篇 7小时前

相关推荐

  • 插茱萸的诗有哪些?重阳习俗的诗意记载

    插茱萸的诗有哪些?重阳习俗的诗意记载 一、茱萸与重阳节的文化渊源 茱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重阳节象征物,古人认为其具有驱邪避灾的功效。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佩戴茱萸的习俗可追溯至汉代,《西京杂记》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茱萸的两种常见品种:– 吴茱萸(药用为主,气味辛烈)– 山茱萸(观赏为主,果实…

    2025年4月27日
    630
  • 描写云遮月的诗句,哪首最唯美?

    描写云遮月的诗句在古典文学中多有出现,它们以独特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描绘出了云遮月的美丽景象。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云遮月诗句,以及它们各自的唯美之处: 徐玑《中秋集鲍楼作》 诗句:淡云遮月连天白,远水生凉入夜多。 唯美之处:这句诗以“淡云遮月”开篇,营造了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淡云轻轻遮掩着明月,天空因此变得连片洁白,远处的水面也带来阵阵凉意,使得夜晚更加宁静而深…

    2024年12月22日
    2110
  • 王安石的诗有哪些好看?荆公作品的意境美学

    王安石的诗有哪些好看?荆公作品的意境美学 一、王安石诗歌的题材分类与代表作 作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代表人物,王安石的诗歌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1. 早期(入仕前):以政治抒怀为主,代表作《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展现改革抱负2. 中期(变法期间):多咏史怀古,如《明妃曲》”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2025年4月11日
    600
  • 最短的中秋诗有哪些?以简驭繁的诗词凝练之美

    最短的中秋诗有哪些?以简驭繁的诗词凝练之美 一、中秋诗词的极致凝练 中秋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历代文人留下了无数经典诗篇。其中,最短的中秋诗以寥寥数字承载深厚意境,展现了“以简驭繁”的诗词艺术魅力。 二、最短中秋诗案例 1. 《中秋》·佚名 > “月,圆。” 仅两字,通过“月”点题,“圆”既描形态又寓团圆,堪称最短中秋诗。 2. 《十六字令·中秋》·现代改…

    2025年5月23日
    380
  • 杜甫有哪些诗?诗圣笔下的历史长卷

    杜甫有哪些诗?诗圣笔下的历史长卷 一、杜甫的诗歌创作概况 杜甫(712-770),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圣”,其诗作以沉郁顿挫的风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著称。据考证,杜甫现存诗歌约1500首,涵盖五言、七言、律诗、绝句等多种体裁,内容涉及社会动荡、民生疾苦、个人际遇等,被誉为“诗史”。 二、杜甫的代表作分类 1. 反映社会现实的史诗 杜甫的诗深刻记录了安…

    2025年4月19日
    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