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整首诗?

Random Image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古诗《四喜》的完整解析

一、原诗全文及出处

重点内容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出自宋代汪洙的《神童诗·四喜》,全诗共四句,列举人生四大喜事:
>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此诗后经明代改编,扩充为《四喜诗》,版本如下:
>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 寡妇携儿泣,将军被敌擒。
> 失恩宫女面,下第举人心。**
(注:后四句为“四悲”,常与“四喜”并提)

二、诗句的文化内涵与历史背景

1. “洞房花烛夜”

象征意义:婚姻是古代“五伦”之一,洞房花烛代表家族延续与社会认可。
实际案例:唐代诗人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中“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即以新婚隐喻科举应试的忐忑。

2. “金榜题名时”

科举制度:宋代科举取士规模扩大,“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现实。
历史人物:如王安石20岁中进士,其《登科后》诗云“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三、现代应用与延伸解读

1. 社会心理分析

马斯洛需求理论:两句分别对应“归属需求”(婚姻)与“自我实现”(功名)。
当代类比:现代人常将“金榜题名”类比为考上名校或获得重要职业认证。

2. 反向案例:悲喜对照

明代《增广贤文》补充“四悲”,如“下第举人心”与“金榜题名”形成强烈反差,反映古代科举的残酷性。

四、相关诗词扩展

1. 孟郊《登科后》
>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2.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体现“他乡遇故知”的狂喜)

五、总结

重点内容
– 原诗以简洁语言概括古代社会的人生巅峰时刻,至今仍被广泛引用
– 诗句背后反映了科举文化、婚姻伦理等深层社会结构,具有极高的文史研究价值。

(如需进一步考据或案例分析,可提供具体方向补充。)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相关推荐

  • 姑苏相关的诗有哪些?苏州意象在诗歌中的建构

    姑苏相关的诗有哪些?苏州意象在诗歌中的建构 一、姑苏诗歌的历史渊源 姑苏(今苏州)作为江南文化重镇,自古便是文人墨客的灵感源泉。其水乡风貌、园林艺术和市井风情成为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从唐代到明清,无数诗人以姑苏为题,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作品。 二、经典姑苏诗歌案例 1. 张继《枫桥夜泊》 重点内容:“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025年5月31日
    520
  • 陶渊明报国的诗有哪些?隐逸诗人的家国矛盾

    陶渊明报国的诗有哪些?隐逸诗人的家国矛盾 一、陶渊明的双重身份:隐士与士人 陶渊明(365—427)是东晋末年至南朝宋初的著名诗人,以“隐逸诗人”著称。然而,他的作品中并非只有田园牧歌,还隐含了深沉的报国情怀与家国矛盾。这种矛盾源于他作为士人的社会责任与个人追求隐逸的理想之间的冲突。 二、陶渊明诗歌中的报国主题 尽管陶渊明以归隐闻名,但他的部分诗作仍流露出对…

    2025年4月29日
    970
  • 和愁有关的诗句,哪些能诉说你的心事?

    以下是一些与“愁”有关的诗句,它们或许能触动心弦,诉说某些心事: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这句诗以江水比喻愁绪,表达了愁之多、之绵长,如同江水般滔滔不绝,无法停歇。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诗人用抽刀断水、举杯消愁的比喻,表达了愁绪难以消除,反而越积越深的…

    2024年12月23日
    2210
  • 有哪些战争时期的诗?烽火岁月中的家国情怀

    烽火岁月中的家国情怀:战争时期的诗歌经典 战争时期的诗歌往往承载着深沉的家国情怀,既有对战争的控诉,也有对和平的渴望,更有对民族气节的歌颂。这些诗歌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人类情感的深刻表达。以下是一些战争时期的经典诗歌及其分析。 一、中国古代战争诗歌 1. 《诗经·秦风·无衣》 重点内容:>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

    2025年5月8日
    830
  • 诗的因数有哪些字?经典诗句中的数字奥秘解析

    诗的因数有哪些字?经典诗句中的数字奥秘解析 一、数字在诗歌中的文化意义 数字不仅是计量工具,更是文化符号。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数字常被赋予哲学、情感或象征意义。例如:– “一”象征孤独或纯粹(如“一蓑烟雨任平生”);– “三”代表多数或循环(如“三杯两盏淡酒”);– “九”喻示极致(如“九死南荒吾不恨”)。 二、经典诗句中的…

    2025年5月30日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