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阔出自哪首诗?

楚天阔出自哪首诗?

“楚天阔”的出处

“楚天阔”这一意象出自宋代著名词人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这首词是柳永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凄美的意境广为流传。

原文节选

>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意象解析

1. “楚天阔”的含义
“楚天”指古代楚地的天空,泛指南方辽阔的天空。
“阔”形容天空的广阔无边,暗含离别的苍茫与孤独感。
– 整句通过空间的开阔反衬词人内心的孤寂与离愁

2. 艺术手法
借景抒情:以壮阔的自然景象烘托离别的伤感。
对比手法:辽阔的“楚天”与渺小的个人形成强烈对比,突出漂泊无依之感。

实际案例:文学与影视中的“楚天阔”

1. 文学引用
– 现代作家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化用此句,形容历史的苍茫感。
– 网络小说《楚天阔》直接以这一意象为书名,象征主角的江湖漂泊。

2. 影视应用
– 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主角离别时曾吟诵此词,强化悲剧氛围。
– 纪录片《诗词中国》解读此句,分析其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空间美学。

总结

“楚天阔”不仅是柳永词中的经典意象,更成为中国文化中“离别”与“苍茫”的象征。其影响跨越千年,至今仍被广泛引用和再创作。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4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4

相关推荐

  • 自有岁寒心,何以形容坚韧不拔?

    “自有岁寒心”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感遇十二首·其七》,用以形容坚韧不拔的品格,非常贴切和生动。以下是对这一表述的详细解析: 一、“自有岁寒心”的含义 “自有岁寒心”中的“岁寒”一词,源自《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意指在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其他植物大多凋零,唯有松柏能够傲然挺立,保持其青翠的枝叶。因此,“岁寒心”比喻在逆境中依然坚守…

    2025年1月10日
    1640
  • 宋朝词人作品有哪些诗?词体诗化的历史轨迹

    宋朝词人作品中的诗化现象与词体演变的历史轨迹 一、宋词与诗的界限模糊化 宋代词人在创作中常将诗的语言、题材、意境融入词体,形成“以诗为词”的创作倾向。这一现象的代表人物包括:– 苏轼:明确提出“词为诗裔”,其《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以诗化的哲思拓展词境,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兼具诗的理性与词的抒情。– 辛弃疾:在《破阵子·为…

    2025年4月29日
    1400
  • 国殇之痛,如何以诗寄托哀思?

    国殇之痛,深沉而庄重,以诗寄托哀思,可抒胸中悲愤,祭英烈之魂。以下是一首试作之诗: 国殇哀思 国殇之痛彻心扉,英烈忠魂化翠微。烽火连天战未歇,山河破碎泪纷飞。壮志未酬身先死,豪情犹在梦不归。哀歌一曲寄哀思,祈愿和平永相随。 此诗试以简朴之语,表达国殇之深痛。首句直抒胸臆,言国殇之痛如刀割心扉;次句以英烈忠魂化入翠微(山陵),象征其精神永存;三句描绘烽火连天、…

    2025年1月7日
    2410
  • 思念亲人有哪些诗?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到现代离歌

    思念亲人有哪些诗?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到现代离歌 思念亲人是人类永恒的情感主题,古今中外诗人通过文字抒发对亲人的眷恋与哀思。本文将从经典古诗到现代诗歌,梳理不同时代的思念之作,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其情感表达。 一、古典诗词中的思念之情 1.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千古名句,直白道出游子对亲人…

    2025年5月8日
    1320
  • 刘备三顾茅庐,如何体现求贤若渴?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充分体现了他求贤若渴的精神风貌,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背景介绍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刘备作为汉室宗亲,心怀大志,渴望复兴汉室,一统天下。然而,他深知仅凭自己和关羽、张飞等人的力量难以实现这一宏愿,迫切需要一位有智谋、有远见的谋士来辅佐自己。 二、三顾茅庐的过程 首次拜访: 在徐庶的推荐下,刘备得知诸葛亮是一位才…

    2025年1月9日
    3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