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出南国是哪首诗??

红豆出南国是哪首诗?

1. 诗歌出处与背景

“红豆出南国”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相思》,又名《江上赠李龟年》。这首诗以红豆为意象,表达对友人或爱人的深切思念,是唐代五言绝句的经典之作。

重点内容
– 原文: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 创作背景:王维借南方红豆的象征意义,寄托对友人李龟年(唐代著名乐师)的怀念,后也被引申为爱情主题。

2. 红豆的文化象征

红豆在传统文化中被称为“相思子”,其红色坚硬特性被赋予“坚贞不渝”的寓意。
实际案例
– 清代纳兰性德在《浣溪沙》中化用此典:“摘得一双红豆子,低头说与卿知。
– 现代流行歌曲《红豆》(王菲演唱)亦借用此意象,延续相思主题。

3. 与其他“红豆诗”的区分

需注意与以下作品区别:
1. 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2. 王国维《红豆词》:“南国秋深可奈何,手持红豆几摩挲。

重点内容:王维的诗是红豆意象的源头,语言简练而情感深邃,后世多受其影响。

4. 学术争议与考证

部分学者认为《相思》可能为李龟年所作,王维仅是记录者。但主流观点仍归为王维,因其诗风与《辋川集》中的自然意象一脉相承。


结语:王维的《相思》以红豆咏情,成为中华文化中“相思”的经典符号,其艺术价值与影响力历久弥新。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3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3

相关推荐

  • 陶渊明辞官诗深度解析:归去来兮的仕隐抉择

    陶渊明辞官诗深度解析:归去来兮的仕隐抉择 一、引言:陶渊明的仕隐矛盾与文化象征 陶渊明(365-427)作为中国隐逸诗人之宗,其《归去来兮辞》不仅是个人宣言,更是士大夫精神困境的典型写照。本文将通过文本细读与历史语境还原,解析这场影响千年的仕隐抉择。 二、《归去来兮辞》创作背景解析 1. 历史语境:东晋末年的政治乱象 – 桓玄之乱(403年)与刘…

    2025年4月20日
    1180
  • 曹丕哪些诗有悲剧色彩?揭秘魏文帝的悲情诗风

    曹丕哪些诗有悲剧色彩?揭秘魏文帝的悲情诗风 一、曹丕诗歌的悲剧底色 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曹丕的诗歌在慷慨激昂的建安风骨之外,独具一种深沉的悲剧意识。这种悲剧色彩既源于汉末乱世的时代背景,也与其个人经历(如兄弟相争、政治压力)密切相关。 重点内容:曹丕的悲剧诗风并非单纯的哀叹,而是融合了对生命无常的哲思、对命运无奈的清醒认知,以及对情感羁绊的深刻描摹。…

    2025年5月15日
    920
  • 杨广的女儿有哪些诗?皇室公主的诗坛遗响

    杨广的女儿有哪些诗?皇室公主的诗坛遗响 一、隋朝皇室女性的文学背景 隋炀帝杨广以文采著称,其子女亦受宫廷文化熏陶。隋朝公主作为皇室女性,虽史料记载有限,但零星诗作仍折射出当时贵族女性的文学修养。据《隋书》与《全隋诗》辑录,杨广之女南阳公主(一说为杨广长女)有诗作传世,成为研究隋代宫廷文学的重要案例。 二、南阳公主及其诗作考据 1. 身份确认与生平 南阳公主为…

    2025年5月18日
    950
  • 诗的表达技巧有哪些?诗词创作手法大全

    诗的表达技巧有哪些?诗词创作手法大全 一、抒情手法 抒情是诗歌的核心功能,通过不同手法传递情感,常见技巧包括: 1. 直抒胸臆 直接表达情感,如李白《将进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通过景物描写隐含情感,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以萧瑟之景抒羁旅之愁。 3. 托物言志 借物象象征志向…

    2025年4月13日
    1170
  • 王维分别诗有哪些意境?山水田园诗人的离愁美学

    王维分别诗的意境探析 山水田园诗人的离愁美学 王维作为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其分别诗不仅承载了传统送别的情感内核,更通过自然意象与禅意哲思的融合,构建出独特的艺术境界。以下从意境分类与美学特征两方面展开分析。 — 一、王维分别诗的核心意境 1. 空灵淡远的自然之境 王维常以山水景物为媒介,将离愁转化为对自然永恒的观照。例如《送元二使安西》中“…

    2025年5月8日
    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