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光掠影出自哪首诗?

浮光掠影的出处与文学应用探析

一、成语”浮光掠影”的原始出处

“浮光掠影”这一成语最早出自唐代诗人褚亮的《临高台》诗:”浮光随日度,漾影逐波深“。这两句诗生动描绘了水面光影的瞬息变化,成为后世”浮光掠影”这一成语的雏形。

值得注意的是,宋代文豪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对此意象有进一步阐释:”水波荡漾,日光浮动,谓之浮光;影之往来,谓之掠影“,这为成语的定型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成语的语义演变与实际应用

1. 本义与引申义

本义:水面反光和掠过的影子(物理现象)
引申义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认知状态)

2. 现代文学应用案例

张爱玲在《金锁记》中写道:”七巧的记忆像浮光掠影,那些细节早已模糊不清“,精准刻画了人物记忆的片段性特征。

在学术写作中,该成语常被用于批评性语境。如钱钟书《谈艺录》中指出:”浮光掠影地阅读经典,终难窥其堂奥“,强调深度阅读的重要性。

三、跨文化对比研究

与英语成语”skim the surface“(浅尝辄止)相比,”浮光掠影”更具意象美感。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的作品中也有类似光影意象,但更侧重永恒与瞬息的哲学思考。

四、教学应用建议

在语文教学中,可通过以下方式讲解:
1. 展示西湖水光潋滟的实景视频
2. 对比阅读褚亮原诗与现代散文中的使用案例
3. 组织学生用该成语创作150字微小说

这种多维度教学方法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成语的古今演变,避免学习时出现”浮光掠影”的现象。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2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2

相关推荐

  • 关于儿童的名诗句都有哪些值得背诵的?

    关于儿童的名诗句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值得背诵的经典之作: 宋代 杨万里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宿新市徐公店》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村居》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舟过安仁》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稚子弄冰》 范成大 …

    2024年12月11日
    2240
  • 唐诗与韩国汉诗在发展上有何互动关系?

    唐诗与韩国汉诗的互动关系研究 引言 唐诗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不仅深刻影响了东亚文化圈,更与韩国汉诗形成了历时性双向互动。这种文化交流在七至十九世纪的朝鲜半岛持续发酵,造就了独具特色的韩国汉诗体系。 一、唐代:文化输出的黄金期 1. 教育体系的建立 新罗时期仿唐设立国学,以《文选》和杜甫诗集为教材。崔致远(857-?)作为首位获得唐朝进士的朝鲜文人,其《秋…

    2025年11月9日
    120
  • 中国诗歌简史有哪些诗?从《诗经》到朦胧诗的发展脉络

    中国诗歌简史:从《诗经》到朦胧诗的发展脉络 一、先秦时期:《诗经》与楚辞的奠基 1. 《诗经》(公元前11世纪-前6世纪) –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 代表作品:《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82…

    2025年5月1日
    1190
  • 离别家乡岁月多是哪首诗?

    离别家乡岁月多是哪首诗? 《回乡偶书》——贺知章的经典之作 “离别家乡岁月多”出自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全诗如下:>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重点内容:这首诗通过对比少年离乡与老年归家的场景,深刻表达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是古代思乡诗的典范。 — 诗歌背景与解析 1…

    2025年7月1日
    790
  • 唐代的“书画”“音乐”与诗歌创作如何相互促进?

    好的,这是一篇关于唐代“书画”、“音乐”与诗歌创作如何相互促进的专业文章。 唐代艺术交融:论书画、音乐与诗歌的相互促进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黄金时代,诗歌、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艺术门类并非孤立发展,而是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彼此滋养的有机整体。它们共同构筑了盛唐气象的壮丽图景,其中,书画与音乐同诗歌创作的…

    2025年11月9日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