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时容易见时难是哪首诗?

Random Image

别时容易见时难:出自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别时容易见时难”出自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该词是李煜亡国被俘后所作,以亡国之痛人生无常为核心主题,语言凄美,情感深沉。

原词全文: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二、诗句解析与艺术特色

1. 重点句意
– “别时容易见时难”:表面写离别容易重逢难,实则暗喻故国山河易失难复的悲怆。
– 与李煜早期作品《相见欢》中”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形成对比,亡国后的哀痛更为深刻。

2. 修辞手法
对比:”容易”与”难”的强烈反差,突出人生无常。
象征:”流水落花”象征逝去的繁华与不可逆的亡国之恨。

三、实际案例:诗句的现代引用

1. 文学研究
学者叶嘉莹在《唐宋词十七讲》中分析此句时指出:”李煜将个人悲剧升华为人类共通的生命体验,使亡国之痛具有哲学高度。”

2. 影视化用
电视剧《鹤唳华亭》引用此句作为台词,暗示主角权力斗争中”得失易位”的困境,贴合剧情张力。

3. 社会现象类比
– 疫情期间,网友用此句感叹”相聚易散难“,反映特殊时期的人际关系困境。
– 企业并购案例中,分析师曾以该句比喻”资产剥离容易,整合重建艰难“的商业现实。

四、延伸对比:类似意境的诗句

| 诗句 | 作者/出处 | 情感共性 |
|——|———-|———-|
| “相见时难别亦难” | 李商隐《无题》 | 离别之痛 |
| “人生长恨水长东” | 李煜《相见欢》 | 无常之叹 |
| “物是人非事事休” | 李清照《武陵春》 | 逝去之哀 |

五、总结

李煜通过”别时容易见时难”以个人际遇折射普遍人性,其艺术感染力跨越千年。该句的深层意义在于:所有轻易失去的美好,都可能成为永恒的遗憾,这种思考至今仍引发广泛共鸣。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相关推荐

  • “暗”有哪些诗?探索诗歌中晦暗意象的深层意蕴

    暗有哪些诗?探索诗歌中晦暗意象的深层意蕴 一、“暗”作为诗歌意象的普遍性与多样性 “暗”在诗歌中既是自然现象的描摹,也是心理状态的隐喻。从黄昏、黑夜到阴影、深渊,诗人通过“暗”的意象传递孤独、忧郁、神秘甚至哲思。这一意象跨越时代与文化,成为人类共通的审美体验载体。 重点案例:– 李商隐《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025年4月19日
    1070
  • 儿童急走追黄蝶出自哪首诗?

    儿童急走追黄蝶出自哪首诗? 诗歌出处 “儿童急走追黄蝶” 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全诗如下:>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乡村的生动画面,通过儿童追逐黄蝶的细节,展现了天真烂漫的童趣和自然之美。 — 诗歌背景与赏析 1. 创作背景: – 杨万…

    2025年6月27日
    450
  • 诗歌形式的诗有哪些?十四行诗与自由诗的碰撞

    诗歌形式的诗有哪些?十四行诗与自由诗的碰撞 一、诗歌形式的分类 诗歌形式是诗歌创作的结构框架,主要分为两大类:1. 格律诗:遵循固定韵律、节奏和格式 – 代表形式:十四行诗、俳句、绝句、律诗2. 自由诗:突破传统格律限制 – 代表形式:现代自由诗、散文诗 重点内容:格律诗通过形式约束产生音乐美,自由诗则依赖意象和语言创新。 &#821…

    2025年5月1日
    760
  • 与橘子相关的诗句有哪些清新描绘?

    与橘子相关的诗句,哪些清新描绘让人陶醉?🍊 《感遇十二首·其七》 诗句:“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自有岁寒心,可以荐嘉客。” 描绘:唐代张九龄的这句诗描绘了江南地区特有的丹橘,即使在冬天也依然保持着翠绿的枝叶,展现了橘树的坚韧与生命力。这句诗以橘花和橘子为线索,勾起了诗人对长洲的怀念,同时描绘了橘子成熟时的景象,色彩鲜明,意境悠远。 《橘颂》 诗句:“后皇嘉…

    2024年10月11日
    2100
  • 李白有哪些诗写月色?从“床前明月光”到“对影成三人”的意象演变

    李白诗中的月色意象:从“床前明月光”到“对影成三人”的演变 一、李白与月色的不解之缘 李白被誉为“诗仙”,其诗作中月色意象出现频率极高,成为其浪漫主义风格的重要载体。据统计,李白现存千余首诗中,涉及月亮的作品占比超过三分之一,月光不仅是自然景物,更是诗人情感的投射与哲学思考的媒介。 二、早期月色意象:纯净与乡愁 1. 《静夜思》中的直观白描 “床前明月光,疑…

    2025年5月23日
    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