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时容易见时难是哪首诗?

别时容易见时难:出自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别时容易见时难”出自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该词是李煜亡国被俘后所作,以亡国之痛人生无常为核心主题,语言凄美,情感深沉。

原词全文: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二、诗句解析与艺术特色

1. 重点句意
– “别时容易见时难”:表面写离别容易重逢难,实则暗喻故国山河易失难复的悲怆。
– 与李煜早期作品《相见欢》中”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形成对比,亡国后的哀痛更为深刻。

2. 修辞手法
对比:”容易”与”难”的强烈反差,突出人生无常。
象征:”流水落花”象征逝去的繁华与不可逆的亡国之恨。

三、实际案例:诗句的现代引用

1. 文学研究
学者叶嘉莹在《唐宋词十七讲》中分析此句时指出:”李煜将个人悲剧升华为人类共通的生命体验,使亡国之痛具有哲学高度。”

2. 影视化用
电视剧《鹤唳华亭》引用此句作为台词,暗示主角权力斗争中”得失易位”的困境,贴合剧情张力。

3. 社会现象类比
– 疫情期间,网友用此句感叹”相聚易散难“,反映特殊时期的人际关系困境。
– 企业并购案例中,分析师曾以该句比喻”资产剥离容易,整合重建艰难“的商业现实。

四、延伸对比:类似意境的诗句

| 诗句 | 作者/出处 | 情感共性 |
|——|———-|———-|
| “相见时难别亦难” | 李商隐《无题》 | 离别之痛 |
| “人生长恨水长东” | 李煜《相见欢》 | 无常之叹 |
| “物是人非事事休” | 李清照《武陵春》 | 逝去之哀 |

五、总结

李煜通过”别时容易见时难”以个人际遇折射普遍人性,其艺术感染力跨越千年。该句的深层意义在于:所有轻易失去的美好,都可能成为永恒的遗憾,这种思考至今仍引发广泛共鸣。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2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2

相关推荐

  • 李白写高适的诗是哪一首?

    李白与高适的诗歌交往:考据与赏析 李白写给高适的诗作考辨 在唐代诗歌史上,李白与高适的交往是文人相重的典型范例。经学术考证,李白现存诗作中明确写给高适的是《送张秀才谒高中丞》(一作《送张秀才从军》),此诗题中的”高中丞”即指高适。 重要发现:这首诗创作于至德二载(757年),时值安史之乱期间,高适正担任淮南节度使。诗中”高…

    2025年6月27日
    1150
  • 曹丕的燕歌行,为何是现存最早的完整七言诗?

    好的,请看以下关于曹丕《燕歌行》的专业文章。 曹丕《燕歌行》:为何被尊为现存最早的完整七言诗? 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宏伟殿堂中,七言诗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这条波澜壮阔的文学长河并非一开始就奔流不息,其源头是一首孤独而璀璨的杰作——曹丕的《燕歌行》。它被文学史家公认为现存最早的、完整的、文人独立创作的七言诗。这一论断背后,蕴含着对诗歌形式、历史文献与文学价…

    4天前
    50
  • 唐诗在朝鲜半岛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唐诗在朝鲜半岛的影响 概述 唐诗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对朝鲜半岛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新罗时期至朝鲜王朝,唐代诗歌的创作技巧、审美理念和文化精神逐渐融入当地文学传统,形成了独特的汉文学创作体系。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文学领域,还扩展到艺术、哲学和社会价值观层面。 文学影响 汉诗创作的兴起 新罗时期(668-935年),朝鲜半岛文人开始系统学习唐诗。崔致远…

    2025年10月25日
    260
  • “天街小雨润如酥”的下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早春美景?

    “天街小雨润如酥”的下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早春美景? 唐代诗人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以精微的观察力捕捉了早春的神韵。首句“天街小雨润如酥”用油脂般的温润质感形容春雨的细腻绵密,而下一句“草色遥看近却无”则通过视觉悖论创造出中国古典诗歌中独一无二的春景画卷。 一、诗句解析:空间透视中的生命律动 “草色遥看近却无” 包含三重美学特征:1. 渐进式视觉体验:…

    4小时前
    10
  • 秦观词赏析书籍推荐,哪些值得一读?

    在赏析秦观词方面,有多部值得一读的书籍。以下是一些推荐: 1. 《寂寞人间五百年•秦观词》 主编:叶嘉莹先生 内容特点:本书收录了秦观词全作96首,并附有叶嘉莹先生的近两万字导读和人物小传。叶嘉莹先生结合秦观生平际遇对秦观词进行了至美解析,为读者还原了一个真实动人的“千古伤心人”秦观。此外,书中还附有叶先生的原声讲解吟诵音频,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领略秦观词的魅…

    2024年10月19日
    2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