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雪争春未肯降是哪首诗?

梅雪争春未肯降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作者

“梅雪争春未肯降”出自宋代诗人卢梅坡的《雪梅·其一》。全诗如下:

>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这首诗以拟人手法描绘梅花与雪花争春的景象,并通过对比二者的优劣,暗喻万物各有所长的哲理。

二、诗歌解析与重点内容

1. 拟人化手法
首句“梅雪争春未肯降”将梅花和雪花人格化,“争春”“未肯降”生动表现二者互不相让的竞争姿态。
实际案例:类似手法见于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但卢梅坡更强调二者的对立性。

2. 哲理内涵
后两句通过对比梅与雪的优劣(“逊白”“输香”),揭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辩证思想,成为千古名句。

3. 历史评价
清代《宋诗纪事》收录此诗,赞其“浅语含深意”,是宋代哲理诗的典范之作。

三、关联作品与拓展

卢梅坡另有一首《雪梅·其二》,延续了这一主题:
>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对比分析
– 《其一》聚焦梅雪之争,突出辩证关系;
– 《其二》强调三者共生(梅、雪、诗),体现审美意趣的升华。

四、文化影响

此诗被广泛引用于文学、艺术领域:
教育案例:中小学教材常以此诗教导学生“客观看待事物优劣”;
艺术创作:国画中常见“梅雪争春”题材,如明代画家陈洪绶的《雪梅图》。

结语:卢梅坡以浅显语言寓深刻哲理,使《雪梅》成为咏物诗中的经典,至今仍为读者津津乐道。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2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2

相关推荐

  • 李煜《相见欢》中“剪不断,理还乱”的为何是离愁?

    好的,这是一篇关于李煜《相见欢》中“剪不断,理还乱”为何是离愁的专业分析文章。 李煜《相见欢》:“剪不断,理还乱”的为何是离愁? 李煜的《相见欢》(又名《乌夜啼》)是其后期词作的代表,以极简的语言构筑了极其深广的愁苦世界。其中,“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一句,更是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为可触可感的物理存在,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然而,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是:为何这纷…

    2025年11月5日
    300
  • 元代“自然灾害”在元曲中如何描写?

    好的,这是一篇关于元代“自然灾害”在元曲中描写的专业文章。 元代自然灾害在元曲中的文学书写与历史映照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时期,水灾、旱灾、蝗灾、地震等记录史不绝书。这一特殊的社会现实,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文学创作。作为元代文学代表的元曲,尤其是散曲和杂剧,并未缺席于对这一时代苦难的书写。它以其独特的文学手法,生动地记录了自然灾害下的社会图景与民…

    2025年11月2日
    170
  • 横槊赋诗是哪首诗?

    横槊赋诗是哪首诗? 一、横槊赋诗的历史背景 横槊赋诗典出《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描述曹操在赤壁之战前夜,于长江战船上横槊(长矛)吟诗的场景。这一典故并非特指某一首诗,而是体现曹操作为政治家、军事家兼诗人的豪迈气概。重点内容:历史上曹操确实创作了《短歌行》《观沧海》等名篇,但“横槊赋诗”更偏向文学描写,非具体诗作。 二、关联诗作分析 1. 《短歌行》 曹操的《…

    2025年6月27日
    1110
  • 庄子注疏中有哪些诗?哲学思想融入诗歌的典范

    庄子注疏中的诗歌及其哲学思想 一、庄子注疏中的诗歌概述 庄子的哲学著作《庄子》虽以散文为主,但其注疏文献(如郭象《庄子注》、成玄英《庄子疏》)中常引用或创作诗歌,以阐释其哲学思想。这些诗歌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作为注解的一部分,体现了庄子思想与文学艺术的融合。 二、哲学思想融入诗歌的典范 1. “逍遥游”与自由境界 庄子《逍遥游》的核心是“无待”的自由,注疏者常…

    2025年4月22日
    1220
  • 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为何色彩浓艳如油画?

    李贺《雁门太守行》:为何色彩浓艳如油画? 李贺作为中唐”诗鬼”,其代表作《雁门太守行》以惊人的色彩表现力震撼诗坛。这首诗开篇”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便构建了一幅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其浓艳瑰丽的色彩运用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独树一帜,确实呈现出类似油画的质感。这种独特风格的形成,既有诗人个人气质的原因,也与…

    3天前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