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写黄鹤楼的诗是哪一首?

李白写黄鹤楼的诗是哪一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最著名的与黄鹤楼相关的诗作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并非直接描写黄鹤楼本身,而是以黄鹤楼为背景,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深情。

诗歌全文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重点内容解析

1.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年),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孟浩然,孟浩然当时要前往扬州(广陵)。
标红:诗中“烟花三月”被誉为“千古丽句”,展现了唐代扬州的繁华景象。

2. 艺术特色
– 以景抒情:通过“孤帆远影”“长江天际”的辽阔画面,表达对友人的不舍。
– 语言简练:仅28字,却意境深远,被誉为送别诗的巅峰之作。

3. 与黄鹤楼的关系
黄鹤楼是唐代著名的送别之地,李白选择此地作为诗题,凸显了其作为文化符号的意义。

实际案例:李白与崔颢的“黄鹤楼之争”

1. 崔颢的《黄鹤楼》
崔颢曾写下“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此诗被后人推崇为唐诗七律第一。相传李白登黄鹤楼时本想题诗,但看到崔颢的作品后叹服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2. 李白的回应
李白后来模仿崔颢的风格,创作了《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两首诗结构相似,可见黄鹤楼对李白的深刻影响。

结论

李白直接写黄鹤楼的诗虽少,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凭借其情感深度和艺术成就,成为与黄鹤楼关联最紧密的经典之作。而李白与崔颢的“隔空对话”,更增添了黄鹤楼的文化传奇色彩。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4
下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4

相关推荐

  • 为有暗香来是哪首诗?

    为有暗香来是哪首诗? 1. 诗歌出处与背景 “为有暗香来”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这首诗是王安石晚年退居钟山(今南京紫金山)时所作,通过咏梅表达了自己孤高坚贞的品格。 全诗内容: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 重点解析 – “为有暗香来”:通过嗅觉感知梅花的存在,强调其幽香特质,与视觉上的“雪”形成对比。&#8211…

    2025年6月28日
    1030
  • 杜甫与白居易的现实主义有何不同?

    杜甫与白居易的现实主义诗歌比较 一、引言 唐代诗歌发展至顶峰时期,现实主义创作成为重要流派。杜甫与白居易作为代表性诗人,其作品均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但二者在创作视角、表现手法与思想内涵上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将通过具体诗作分析,探讨两位诗人现实主义的独特风貌。 二、杜甫的现实主义特征 (一)以史入诗的宏大叙事 杜甫善于将个人命运置于时代背景下,其诗作具有诗史特质…

    2025年10月25日
    370
  • 诗有哪些类型?诗词文体分类详解

    诗有哪些类型?诗词文体分类详解 # 一、按形式分类 # 1. 古体诗 定义:不受格律限制的诗歌形式,盛行于唐代以前。特点:– 句式自由(四言、五言、七言为主)– 不要求对仗和平仄– 押韵较宽松 经典案例:曹操《短歌行》(四言):“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 2. 近体诗(格律诗)…

    2025年4月13日
    1360
  • 有哪些古代智慧儿童诗?童趣与哲理的文学碰撞

    古代智慧儿童诗:童趣与哲理的文学碰撞 一、古代儿童诗的独特价值 古代儿童诗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们以浅显的语言、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童趣与智慧的完美结合。这些诗歌不仅适合儿童诵读,更能让成年人从中获得启发。 二、经典古代智慧儿童诗案例 1. 《悯农》李绅 重点内容:“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描…

    2025年6月15日
    970
  •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是谁的思乡之问?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解析杜甫的千古思乡之问 一、诗作溯源:盛唐漂泊者的时代悲歌 这首五言绝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绝句二首·其二》,全文为:”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创作于安史之乱后(约公元764年),当时杜甫流落蜀地,眼见春光绚烂却归期渺茫,将个人命运与时代动荡熔铸成千古绝唱。 二、双重解读:字面意象与…

    2025年10月25日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