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出自哪首诗?

凤鸣出自哪首诗?

一、凤鸣的文学溯源

“凤鸣”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意象,最早可追溯至《诗经·大雅·卷阿》。其中名句:
> “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重点内容:此诗以凤凰鸣叫象征祥瑞,后成为“凤鸣朝阳”典故的源头,比喻贤才逢时或盛世之兆。

二、历史文献中的核心记载

1. 《诗经》权威性
– 汉代郑玄《毛诗笺》注:“凤鸣高冈,喻贤者待明君而兴。”
– 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进一步阐释凤凰“非梧桐不栖”的特性,强化意象关联。

2. 衍生典故
– 《尚书·益稷》载“箫韶九成,凤凰来仪”,与《诗经》共同构建凤凰的文化符号体系。

三、实际案例分析:文学与艺术应用

案例1: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化用《诗经》意象:
>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重点内容:通过“凤鸣—凤去”对比,抒发盛衰无常之感,体现意象的延展性。

案例2:清代瓷器纹样

故宫博物院藏“乾隆粉彩凤鸣梧桐纹盘”,直接以《卷阿》诗句为设计灵感,印证该意象在工艺美术中的渗透。

四、学术争议与辨正

部分学者认为《山海经·南山经》中“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更早提及凤凰,但重点内容
“凤鸣”作为动态描写,仍以《诗经》为文学性表达的起点。

结论

“凤鸣”的经典出处锁定为《诗经·大雅·卷阿》,其多重象征意义在后世诗词、艺术中持续演化,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精神符号。

(注:专业文献引用格式可依需补充具体版本页码。)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4
下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4

相关推荐

  • 黄河尚有澄清日出自哪一首诗?

    黄河尚有澄清日出自哪一首诗? 诗句出处与背景 “黄河尚有澄清日” 出自明代诗人冯梦龙的《醒世恒言·卷十七》中的《张孝基陈留认舅》。该句并非独立成诗,而是嵌于小说文本中的一句谚语式表达,全文为:“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此句以黄河的泥沙淤积与自然澄清为喻,表达人生际遇变幻无常,暗含“厄运终会过去”的哲理。冯梦龙借小说人物之口引用,强化了叙事中的劝世…

    2025年6月28日
    810
  • 尤雨溪的诗意编码:这位技术先锋曾写下哪些跨界诗作?

    尤雨溪的诗意编码:这位技术先锋曾写下哪些跨界诗作? 尤雨溪(Evan You)作为Vue.js框架的创造者,早已成为前端开发领域的标杆人物。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位技术大牛还是一位跨界诗人,常通过代码注释、技术演讲和社交媒体展现其文学才华。本文将深入挖掘尤雨溪那些融合技术与诗意的创作。 一、代码注释中的诗意闪光 在Vue.js的源码中,尤雨溪常以诗化的语言解释复…

    2025年6月6日
    1130
  • 宋词中的“用典”有明用、暗用、化用等多种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宋词中的“用典”艺术:明用、暗用与化用的审美特征 引言 宋词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其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音律之美和意境之妙,更在于用典艺术的精湛运用。用典——即对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前人诗句等文化素材的引用与转化——在宋代词人手中发展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这种创作手法既体现了文人的学养底蕴,又拓展了词作的意蕴空间,形成了明用、暗用、化用三种主要方式,各具特色…

    2025年11月4日
    170
  • 如何将唐诗的韵律美,融入现代童谣的创作,启蒙幼儿?

    将唐诗韵律美融入现代童谣:启蒙幼儿的语言与审美之路 引言:古今交融的启蒙价值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中唐诗以其精炼的语言、和谐的韵律和生动的意象成为幼儿语言启蒙的优质资源。将唐诗的韵律美融入现代童谣创作,不仅能传承文化精髓,更能通过声音的节奏感和语言的音乐性,激发幼儿对母语的热爱,培养早期的审美能力。 唐诗韵律的核心特征 平仄交替的节奏美 唐诗通过…

    2025年11月9日
    190
  • 罗贯中的亲人有哪些诗?三国演义外的家族文学传承

    罗贯中的亲人有哪些诗?三国演义外的家族文学传承 一、罗贯中家族背景与文学传统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以《三国演义》闻名于世。然而,关于其家族成员及文学活动的史料较少,但通过地方志、族谱和零星文献,仍可窥见其家族的文学传承。 重点内容:罗贯中出身于山西太原(一说浙江钱塘)的士绅家庭,其家族可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元末社会动荡…

    2025年5月8日
    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