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肥红瘦是哪首诗?

绿肥红瘦是哪首诗?

“绿肥红瘦”的出处

“绿肥红瘦”出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这是李清照早期词作的代表,以白描手法刻画雨后春景,通过“绿肥红瘦”的对比意象,生动传递出惜春之情。

原词全文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关键词解析

1. 绿肥红瘦
绿指绿叶,“肥”形容茂盛;指红花,“瘦”暗示凋零。
– 通过拟人化对比,展现暮春时节花叶的形态变化,隐含对春光易逝的感伤。

2. 艺术特色
– 语言凝练,意象鲜明,体现了李清照“以寻常语入词”的风格。
– 对话体(“卷帘人”与词人)的运用,增强画面感和情感层次。

实际案例:文学与影视中的引用

1. 文学作品
– 当代作家流潋紫的小说《后宫·甄嬛传》中,角色曾引用此句暗示命运起伏。
2. 影视剧
– 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2018年)直接化用词句为题,呼应剧中人物盛明兰的成长与家族兴衰。

延伸思考

李清照通过“绿肥红瘦”将自然现象升华为生命哲思,这一手法对后世影响深远。读者可对比苏轼“枝上柳绵吹又少”或辛弃疾“惜春长怕花开早”,体会不同词人对春逝的独特表达。

重点提示:学习古典诗词时,需关注意象的象征意义(如“海棠”常喻美好易逝)和词人的情感投射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4
下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4

相关推荐

  • 柳宗元最著名的30首诗?

    柳宗元最著名的30首诗及其文学价值分析 一、柳宗元诗歌创作概况 柳宗元(773-819年)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其诗歌创作以“简古淡泊”著称。现存的140余首诗中,约三分之二作于永州司马时期(805-815年),形成了独特的“贬谪文学”风格。苏轼评价其诗”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822…

    2025年6月27日
    710
  • 毕竟西湖六月中是哪首诗?

    毕竟西湖六月中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作者 毕竟西湖六月中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七言绝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全诗如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重点内容:此诗为杨万里任职杭州期间所作,通过描绘西湖六月荷花的壮美景象,暗含对友人林子方的惜别之情。 二、诗歌解析与艺术特色 1. 意象运用 &#821…

    2025年6月28日
    1130
  • 读书不觉已春深是哪首诗?

    读书不觉已春深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及作者 “读书不觉已春深”出自唐代诗人王贞白的《白鹿洞二首·其一》。全诗如下: > 读书不觉已春深,> 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 周情孔思正追寻。 重点解析: 1. 作者背景:王贞白是唐末诗人,曾隐居庐山白鹿洞求学,此诗反映其治学态度。2. 名句地位:“一寸光阴一寸金”成为千古名句,…

    2025年6月28日
    870
  • 魏国的离别诗有哪些?曹丕《燕歌行》如何写尽相思苦?

    魏国的离别诗有哪些?曹丕《燕歌行》如何写尽相思苦? 一、魏国离别诗的代表作品 魏国时期,离别诗成为文人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尤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和建安七子的作品为代表。这些诗作多反映乱世中的离愁别绪,兼具个人情感与时代特征。 1. 曹丕《燕歌行》 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七言诗,以女子口吻写尽相思之苦,后文将详细分析。 2. 曹植《赠白马王彪》 &#82…

    2025年5月8日
    1170
  • 近代作家写的诗有哪些?鲁迅、徐志摩等文人的诗歌探索

    近代作家写的诗有哪些?鲁迅、徐志摩等文人的诗歌探索 一、近代诗歌的发展背景 近代中国(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是社会变革与文学转型的关键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推动了白话诗的普及,许多作家在小说、散文之外,也通过诗歌表达思想与情感。鲁迅、徐志摩、闻一多、戴望舒等文人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诗人。 二、鲁迅:冷峻与抗争的诗歌表达 鲁迅虽以杂文和小说闻名,但其诗歌同样…

    2025年7月13日
    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