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走追黄蝶出自哪首诗?

儿童急走追黄蝶出自哪首诗?

诗歌出处

“儿童急走追黄蝶” 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全诗如下:
>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乡村的生动画面,通过儿童追逐黄蝶的细节,展现了天真烂漫的童趣和自然之美。

诗歌背景与赏析

1. 创作背景
– 杨万里是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
– 此诗写于诗人旅居新市(今浙江德清)时,通过对乡村景色的观察,捕捉到儿童与黄蝶互动的瞬间。

2. 艺术特色
白描手法:语言简洁,画面感强,如“急走”“飞入”动态十足。
色彩对比:黄蝶与菜花的黄色融为一体,暗含“无处寻”的巧妙构思。

实际案例: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教材(如部编版三年级下册)中,此诗常被选为古诗赏析篇目。以下是教学案例:
1. 教学目标
– 理解诗句中动态描写(如“追”“飞”)的作用。
– 体会儿童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

2. 课堂活动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仿“追黄蝶”的动作,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绘画创作:根据诗句描绘的场景,画出“篱落”“菜花”“黄蝶”等元素。

3. 学生反馈
– 通过互动教学,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古诗的趣味性画面感

延伸思考

– 杨万里的其他田园诗(如《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也值得对比学习。
– 现代教育中,古诗词与自然观察结合的模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重点总结
“儿童急走追黄蝶”不仅是经典诗句,更是传统文化与儿童教育的桥梁,其生动性至今仍具教学价值。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3
下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3

相关推荐

  • 美人如玉剑如虹出自哪首诗?

    美人如玉剑如虹的出处及文化解析 一、诗句出处考据 “美人如玉剑如虹”出自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夜坐二首·其一》。全诗如下: > 春夜伤心坐画屏,不如放眼入青冥。> 一山突起丘陵妒,万籁无言帝座灵。> 塞上似腾奇女气,江东久殒少微星。> 平生不蓄湘累问,唤出姮娥诗与听。 > 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 壮岁始参周史席,髫…

    2025年7月1日
    740
  •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是哪首诗?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出处与赏析 诗句出处考据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这篇作品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诗歌,而是一篇宴集序文,但因文辞优美、意境深远,其中名句常被后人当作诗句传诵。 原文节选 >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

    2025年7月1日
    840
  • 描写树的诗有哪些?品读诗词里的千年古树风韵

    描写树的诗有哪些?品读诗词里的千年古树风韵 一、树木在诗词中的文化象征 树木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不仅是自然意象,更是人格精神和时间沧桑的载体。从松柏的坚贞到杨柳的柔情,诗人常借树抒怀,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重点内容:– 松柏象征坚韧(《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杨柳寄托离愁(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82…

    2025年4月15日
    1730
  • 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的“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为何能慰藉离伤?

    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中“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慰藉力量探析 一、词作背景与核心意象解析 元祐六年(1091年),苏轼在杭州送别挚友钱穆父时写下《临江仙》。这首词中最震撼人心的“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以独特的时空视角构建了深刻的哲学意境。逆旅,即旅舍,苏轼将整个人生比作暂住的客舍,而每个生命个体都是行走其中的过客。这种意象突破了传统送别诗词的伤感模…

    2025年11月2日
    220
  • 关于松的诗有哪些?诗词中的松柏精神

    关于松的诗有哪些?诗词中的松柏精神 一、松在古典诗词中的意象 松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坚毅、高洁、不屈的精神,常被诗人用以寄托品格与志向。以下是几首经典咏松诗词: 1. 《青松》——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重点内容:此诗以松喻人,展现了逆境中坚守节操的精神。 2. 《赠从弟》——刘桢(魏晋)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

    2025年4月13日
    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