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赞美西湖的诗是哪一首?

白居易赞美西湖的诗是哪一首?

一、白居易与西湖的渊源

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著名诗人,曾任杭州刺史。在任期间,他不仅治理西湖、疏浚河道,还留下了许多赞美西湖的诗篇。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钱塘湖春行》

二、《钱塘湖春行》全诗赏析

原文:

>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重点解析:

1. “水面初平云脚低”:描绘了西湖早春时节水面平静、云层低垂的静谧景象。
2. “乱花渐欲迷人眼”:通过“乱花”和“浅草”展现了西湖春日的生机勃勃。
3. “最爱湖东行不足”:直接表达了白居易对西湖的喜爱,尤其是湖东的“白沙堤”(今称“白堤”)。

三、实际案例:白堤的由来

历史背景:白居易在杭州任职期间主持修筑了一条堤坝,后人为了纪念他,将这条堤称为“白堤”。
现代意义:今天的白堤是西湖著名景点之一,春季桃柳成荫,与诗中描绘的景色高度契合,印证了白居易诗作的写实性。

四、其他提及西湖的诗作

除《钱塘湖春行》外,白居易还在《春题湖上》中写道:
>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 再次以“画图”比喻西湖,凸显其如诗如画的美景。

五、总结

《钱塘湖春行》是白居易赞美西湖的代表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西湖早春的灵动与诗意。诗中提到的“白沙堤”更成为西湖文化的重要符号,至今仍吸引着无数游人。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3
下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3

相关推荐

  • 元曲如何被翻译介绍到西方?

    好的,这是一篇关于元曲西传历程的专业文章。 元曲西渐:翻译、误解与经典化的跨文化之旅 元曲,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与唐诗、宋词鼎足而立的瑰宝,其西传过程远比后者更为曲折和复杂。它不仅是文学文本的简单转译,更是一部涉及汉学、戏剧、诗学与意识形态的跨文化交流史。本文将梳理元曲被翻译介绍到西方的历史脉络,分析其核心挑战,并通过具体案例揭示翻译策略与文化接受的演变。 一、…

    2025年11月2日
    200
  • 处事不惊的淡然,哪些诗句能诠释?

    处事不惊的淡然,可以通过以下诗句来诠释: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苏轼《定风波》中的名句,表达了诗人在风雨中保持从容的心态,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内心都保持平静与淡然。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句话出自…

    2024年12月26日
    2740
  • 李白的危楼高百尺是哪首诗?

    李白的“危楼高百尺”出自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及背景 “危楼高百尺”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夜宿山寺》,全诗如下: >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这首诗是李白游历期间所作,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山寺高楼的高耸入云,展现了诗人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想象力。 — 二、诗歌解析 1. 危楼高百尺 &#82…

    2025年6月26日
    820
  • “静如止水”的诗句,你能想起哪些?

    “静如止水”形容心境平静,毫无杂念。以下是一些与“静如止水”意境相关的诗句: 《秋夜寄邱员外》·韦应物 诗句: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解析:此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夜怀念友人的情景,其中“山空松子落”一句,以山间的寂静和松子的轻轻掉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与“静如止水”的心境相呼应。 《夜归鹿门山歌》·孟浩然 诗句:鹿门月照开烟树…

    2024年12月22日
    2430
  •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蕴含多少无奈?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蕴含多少无奈? 一、词句背景与表层意象 辛弃疾于1168年至1170年间任建康通判时登赏心亭作此词。“吴钩”作为春秋时期吴地冶铸的弯刀,在唐宋文学中已成为象征戎马生涯的典型意象(如李贺《南园》其五“男儿何不带吴钩”)。词人反复端详兵器,“栏杆拍遍”这一肢体动作,既是对闲置兵器的审视,更是对自身处境的外化…

    2025年11月4日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