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行出自哪首诗?

Random Image

景行的出处及文化内涵解析

一、景行的原始出处

“景行”一词最早出自《诗经·小雅·车辖》,原文为: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四牡騑騑,六辔如琴。”

关键释义:

1. “景行”(jǐng háng):原指光明正大的行为,后引申为高尚的德行
2. “行止”:既指行为举止,也暗含”向往追随”之意

二、文本的深层解读

1. 字面含义

“高山仰止”:对崇高德行的仰望
“景行行止”:对光明正大行为的效仿

2. 儒家阐释

东汉郑玄在《毛诗笺》中注解
> “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

三、历史应用案例

案例1: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文末赞语引用
> “《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应用分析*:司马迁以此表达对孔子德行的崇敬,确立了”景行”作为道德标杆的文学传统。

案例2:曹丕《与钟大理书》

> “高山景行,私所仰慕”

*文体特征*:将四字缩略为成语,显示魏晋时期已完成典故的定型化。

四、文化流变

1. 成语演化

– 唐代形成固定搭配”高山景行”
《唐宋诗醇》评李白诗时使用:”凛然有高山景行之思”

2. 现代应用

清华大学校歌歌词
> “器识其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化用”景行”精神)

五、学术争议点

1. 读音分歧

– 传统读jǐng háng(如朱熹《诗集传》)
– 现代部分学者主张读yǐng háng(”景”通”影”,指效仿)

2. 意象转化

王国维《人间词话》指出:
> “古今之成大事业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将道德意象转化为人生境界说)

总结:从《诗经》原典到现代语境,”景行”完成了从具体行为描述到抽象道德符号的升华,成为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的重要载体。其演变过程典型体现了经典文本的创造性转化。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27日

相关推荐

  • 关于防城港的诗句,领略海滨风情

    关于防城港的诗句,能够生动地展现其独特的海滨风情。以下是一些描绘防城港美景、蕴含海滨风情的诗句,供您欣赏: 《防城港印象》 诗句:一夜烟雨一梦间,一城翠绿一氧吧。蝶飞蜂舞闹清晨,防城秀色望无垠。面朝大海乐悠悠,碧水清波舞白鸥。渔家撒网喜丰收,客在防城画卷游。 赏析:此诗通过描绘防城港的自然风光和渔家生活,展现了其独特的海滨风情。烟雨朦胧中的翠绿城市、蝶飞蜂舞…

    2024年12月16日
    1630
  • 以我押韵的诗有哪些?第一人称视角的诗意独白

    以我押韵的诗有哪些?第一人称视角的诗意独白 一、第一人称诗歌的独特性 第一人称视角的诗歌通过“我”的直抒胸臆,拉近读者与作者的距离,营造出强烈的代入感。押韵的运用则赋予诗歌韵律美和记忆点,使情感表达更具感染力。 重点案例:>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韦应物《简卢陟》)> 押韵:“尘”(chén)与后句“人”(rén)形成韵律呼应,强化孤独与…

    2025年5月18日
    820
  • 关于秋天的诗有哪些呀?在落叶纷飞中感受诗意

    关于秋天的诗有哪些呀?在落叶纷飞中感受诗意 秋天,作为四季中最富诗意的季节,历来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从古至今,无数诗人以秋为题材,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佳作。本文将为您盘点中外经典秋诗,并结合实际案例,带您领略落叶纷飞中的诗意。 一、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秋天 1. 杜甫《登高》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杜甫笔下秋景的经典写照。这首诗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

    2025年6月1日
    610
  • 朱元璋的诗有哪些流传作品?解读帝王诗中的家国情怀

    朱元璋的诗有哪些流传作品?解读帝王诗中的家国情怀 一、朱元璋的诗歌流传作品 明太祖朱元璋虽以军事和政治才能闻名,但其诗歌创作亦有一定成就。目前流传的朱元璋诗作约30余首,主要收录于《明太祖文集》《全明诗》等文献中。其诗风质朴刚健,兼具帝王气魄与民间本色,反映了从布衣到天子的心路历程。 1. 经典代表作品 – 《示僧》 > “杀尽…

    2025年7月13日
    980
  • 杜甫最著名的三首诗?

    杜甫最著名的三首诗及其艺术特色 # 一、杜甫诗歌的文学地位 杜甫(712-770)作为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集大成者,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作品以沉郁顿挫的风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著称,其诗歌创作高峰期正值安史之乱(755-763),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使其作品具有史诗级的文献价值。 # 二、最具代表性的三首经典 ## 1. 《春望》(公元7…

    2025年6月26日
    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