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无语凝噎是哪首诗?

Random Image

竟无语凝噎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背景

“竟无语凝噎”出自宋代词人柳永的经典作品《雨霖铃·寒蝉凄切》。这首词是柳永婉约词的代表作,创作于他离开汴京(今开封)与恋人分别时,以凄婉笔触描绘离愁别绪。

重点内容
– 词牌名:《雨霖铃》,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
– 名句定位:下阕开头“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二、全词原文与解析

《雨霖铃·寒蝉凄切》

>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
>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重点内容
“竟无语凝噎”:通过动作细节(执手、泪眼)与心理描写(哽咽无言),极写离别时的悲痛。
– 艺术手法:虚实结合(“杨柳岸晓风残月”为虚写)、情景交融(以秋景衬离情)。

三、实际案例:经典化用与影响

1. 流行文化引用
– 歌曲《千里之外》中“沉默年代,或许不该太遥远的相爱”被乐评人认为化用了“竟无语凝噎”的意境。
– 影视剧《知否知否》中多次出现《雨霖铃》词句,强化角色离别场景的感染力。

2. 学术研究
– 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价柳永词“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并以《雨霖铃》为例,指出其“微妙而真切”的情感表达。

四、延伸思考:为何这句诗深入人心?

情感共鸣“无语凝噎”精准捕捉了人类面对离别时“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普遍心理。
语言张力:四字凝练,却包含动作(执手)、神态(泪眼)、心理(哽咽)三重层次。

重点内容:柳永通过白描手法,将私人化的离愁升华为跨越时代的艺术经典

五、总结

“竟无语凝噎”不仅是《雨霖铃》的词眼,更成为中文语境中表达极致离愁的符号。其成功在于细节的真实性与情感的普适性,至今仍被广泛引用与研究。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27日

相关推荐

  • 李白偷懒?哪些诗作被戏称为“偷懒”之作?

    李白偷懒?哪些诗作被戏称为“偷懒”之作? 一、李白诗歌的“偷懒”争议 作为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李白的作品以豪放飘逸著称。然而,后世学者和文学爱好者发现,部分诗作存在句式重复、意象雷同的现象,甚至被戏称为“偷懒”之作。这种“偷懒”并非贬义,而是指李白在创作中巧妙化用自身语汇,或受乐府诗格式限制的结果。 — 二、“偷懒”诗作的典型表现 1. …

    2025年6月9日
    490
  • 采菊东篱下出自于哪首诗?

    采菊东篱下:出处与文学意蕴解析 一、诗句出处 “采菊东篱下”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是《饮酒二十首》组诗中的第五首。该组诗为陶渊明辞官归隐后所作,借酒抒怀,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世俗的超脱。 原诗全文 >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2025年7月1日
    390
  • 宋代著名的创造有哪些诗?两宋诗词中的创新与突破

    宋代著名的创造有哪些诗?两宋诗词中的创新与突破 一、宋代诗词的创作背景与特点 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鼎盛时期,诗词创作在继承唐代传统的基础上,呈现出题材拓展、风格多元化和技巧创新的特点。两宋文人注重理趣与意境的结合,并在形式、语言和主题上进行了大胆突破。 二、宋代诗词的创新与突破 1. 题材的拓展:日常生活与哲理思考 宋代诗人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如田园…

    2025年6月11日
    610
  • 古代诗人高适的诗,你读过哪些经典?

    古代诗人高适,作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作以气势奔放、豪迈激昂而著称。我读过他的多首经典诗歌,以下是一些我印象深刻的作品及其简要介绍: 1. 《燕歌行》 简介:这是高适的代表作之一,全诗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和战士们奋勇杀敌的英勇场面,同时也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诗中既有对英勇将士的赞美,又有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 名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2024年10月13日
    3090
  • 超市入诗现象:现代生活与诗歌的碰撞

    超市入诗现象:现代生活与诗歌的碰撞 1. 超市作为诗歌意象的兴起 超市这一现代消费空间的符号化,正逐渐成为当代诗歌的重要题材。诗人通过超市的货架、购物车、促销标签等元素,解构消费主义与人性之间的张力,形成独特的诗意表达。例如,诗人韩东在《超市》中写道:> “货架上的商品像士兵列队,> 等待被挑选的命运——> 而我们,不过是另一批…

    2025年4月20日
    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