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摇出自哪首诗?

扶摇出自哪首诗?

一、扶摇的出处与含义

“扶摇”一词最早出自中国古代典籍《庄子·逍遥游》,原文为:
>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此处“扶摇”旋风盘旋而上的暴风,象征磅礴的自然力量和超脱的境界。后成为文学中常见的意象,代表远大志向迅猛上升之势

二、《逍遥游》中的经典解析

1. 文学意义
《逍遥游》通过“扶摇”与鲲鹏的意象,阐述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强调突破世俗束缚。
2. 哲学隐喻
“扶摇直上”被引申为人生境界的飞跃,如李白《上李邕》中“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即化用此典。

三、实际案例:扶摇在文学与影视中的运用

1. 古诗词引用
– 唐代李白《天台晓望》:“凭高登远览,直下见溟渤。云垂大鹏翻,波动巨鳌没。风潮争汹涌,神怪何翕忽。观奇迹无倪,好道心不歇。”其中“大鹏翻”暗含扶摇意象。
重点内容:宋代辛弃疾《水调歌头·我志在寥阔》中“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摩挲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亦受《逍遥游》启发。

2. 现代影视作品
– 电视剧《扶摇》(2018年)直接以“扶摇”为名,女主角的成长线呼应“逆风而上”的主题。
– 动画《大鱼海棠》中鲲鹏飞翔的镜头,灵感来源于《逍遥游》的扶摇意象。

四、总结

“扶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既承载自然哲学的深邃,又成为文学创作的经典母题。其出处《庄子·逍遥游》的原始语境,至今仍为解读“突破与自由”提供思想资源。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2
下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2

相关推荐

  • 宋代哪位词人同时是著名的科学家其词作有何独特风貌?

    宋代哪位词人同时是著名的科学家?其词作有何独特风貌? 引言 在中国文化史上,宋代是文理兼融的黄金时代。沈括(1031-1095)正是这一时代的杰出代表——他既是《梦溪笔谈》的作者,被英国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学史上最卓越的人物”,又是留存词作的文人。本文将结合其科学成就与文学创作,分析其词作的独特风貌。 一、沈括的双重身份 1. 科学成就 – 《…

    2025年11月2日
    240
  • 李白的革命诗有哪些?诗仙笔下的豪情与反叛

    李白的革命诗有哪些?诗仙笔下的豪情与反叛 一、李白诗歌中的“革命性”内涵 李白的诗作常被冠以“豪放不羁”的标签,但其深层蕴含的是一种对封建礼教、权贵阶层的反叛精神。这种精神并非现代意义上的“革命”,而是通过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和对现实不公的批判,展现出超越时代的进步性。 二、李白革命诗的三大主题 1. 反抗权贵与世俗束缚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典型代表,诗中“安…

    2025年5月8日
    1590
  • 唐代诗人眼中的李白:哪些作品构成了盛唐对诗仙的集体记忆?

    唐代诗人眼中的李白:哪些作品构成了盛唐对诗仙的集体记忆? 一、盛唐诗坛对李白的双重评价 唐代诗人对李白的评价呈现矛盾性:既推崇其天才般的诗歌创造力,又对其狂放不羁的个性有所保留。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既赞美其诗才,又暗讽其疏狂;而王维则更含蓄,仅在《赠李十二白》中以”清新庾开府,俊…

    2025年6月7日
    940
  • 李煜《相见欢》的“剪不断,理还乱”为何将抽象愁思具象化?

    好的,这是一篇关于李煜《相见欢》中“剪不断,理还乱”如何将抽象愁思具象化的专业文章。 李煜《相见欢》:“剪不断,理还乱”的愁思具象化艺术探析 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以其亡国后的深哀巨痛为核心,将词的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峰。其中,《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更是千古绝唱,尤其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一句,以其惊人的想象力与表现力,成功地将抽象、无形的内心愁思…

    2025年11月4日
    270
  • 唐诗中的相思,到底能有多刻骨铭心?

    唐诗中的相思,到底能有多刻骨铭心? 唐代诗歌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对人类情感的刻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其中,“相思”这一主题被诗人用生命体验淬炼成不朽篇章,其刻骨铭心之处不仅在于情感的浓烈,更在于它突破了时空界限,成为跨越千年的心灵共鸣。 一、相思的时空穿透力:从物理距离到心理距离 案例一:王维《相思》的物象寄托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

    2025年10月25日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