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摇出自哪首诗?

扶摇出自哪首诗?

一、扶摇的出处与含义

“扶摇”一词最早出自中国古代典籍《庄子·逍遥游》,原文为:
>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此处“扶摇”旋风盘旋而上的暴风,象征磅礴的自然力量和超脱的境界。后成为文学中常见的意象,代表远大志向迅猛上升之势

二、《逍遥游》中的经典解析

1. 文学意义
《逍遥游》通过“扶摇”与鲲鹏的意象,阐述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强调突破世俗束缚。
2. 哲学隐喻
“扶摇直上”被引申为人生境界的飞跃,如李白《上李邕》中“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即化用此典。

三、实际案例:扶摇在文学与影视中的运用

1. 古诗词引用
– 唐代李白《天台晓望》:“凭高登远览,直下见溟渤。云垂大鹏翻,波动巨鳌没。风潮争汹涌,神怪何翕忽。观奇迹无倪,好道心不歇。”其中“大鹏翻”暗含扶摇意象。
重点内容:宋代辛弃疾《水调歌头·我志在寥阔》中“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摩挲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亦受《逍遥游》启发。

2. 现代影视作品
– 电视剧《扶摇》(2018年)直接以“扶摇”为名,女主角的成长线呼应“逆风而上”的主题。
– 动画《大鱼海棠》中鲲鹏飞翔的镜头,灵感来源于《逍遥游》的扶摇意象。

四、总结

“扶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既承载自然哲学的深邃,又成为文学创作的经典母题。其出处《庄子·逍遥游》的原始语境,至今仍为解读“突破与自由”提供思想资源。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2
下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2

相关推荐

  • 谭嗣同写下的诗有哪些?戊戌变法与诗剑情怀

    谭嗣同的诗作与戊戌变法:诗剑情怀的觉醒时代 一、谭嗣同的诗作概览 谭嗣同(1865—1898)是晚清维新志士、思想家,其诗作以豪迈激昂、忧国忧民著称。他的诗歌不仅展现了个人的侠义精神,更折射出戊戌变法的时代风云。以下是其代表性诗作: 1. 《狱中题壁》 – 重点内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 背景:此诗为谭嗣同就义前所…

    2025年5月30日
    1070
  • 女人梦见自己钓到鱼了,是机遇涌现还是心理满足?

    女人梦见自己钓到鱼了,是机遇涌现还是心理满足? 1. 梦境解析的理论基础 梦境是人类潜意识的映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未被满足的欲望的伪装表达,而荣格则强调梦是集体无意识的象征。钓鱼作为一种常见的梦境意象,可能蕴含多重含义。 重点内容:– 鱼在梦境中常象征机遇、财富或情感。– 钓鱼的动作可能反映个体对目标的追求或对控制的渴望。 …

    2025年5月20日
    1040
  • 相识一年,有哪些诗句可以表达情感?

    相识一年,想要用诗句来表达情感,可以选择那些描绘相遇、相知、相恋以及时间流转之美的古诗词。以下是一些建议的诗句,它们能够很好地表达相识一年时的复杂情感: “与君初相识,犹似故人归。” 这句诗表达了初次相识却如同故人重逢的亲切感,适用于形容相识一年后的默契与亲近。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句诗描绘了在人群中寻觅后,猛然发现所爱之人的情景,适用于表…

    2024年12月15日
    1890
  • 胡则诗作有哪些存世?宋代名臣的文学造诣

    胡则诗作存世情况及宋代名臣的文学造诣 一、胡则诗作的存世情况 胡则(963—1039),字子正,北宋名臣,以清廉刚直著称。尽管其政治成就更为人所知,但其文学创作亦有留存,现存诗作数量较少,主要见于地方志、文集及碑刻中。 1. 现存诗作考略 目前可考的胡则诗作包括:– 《题方岩》:收录于《浙江通志》,是胡则晚年归隐后所作,诗中“丹崖翠壁数千尺,绝顶…

    2025年4月16日
    950
  • 有名的红色革命诗有哪些?从《七律·长征》到现代革命诗篇

    有名的红色革命诗有哪些?从《七律·长征》到现代革命诗篇 一、经典红色革命诗歌 红色革命诗歌是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以激昂的文字、深刻的思想和饱满的情感,记录了革命年代的奋斗与牺牲。以下是一些著名的红色革命诗篇: 1. 《七律·长征》——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首诗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后所作,以豪迈的笔触描绘了长征的艰难与红军…

    2025年6月24日
    600